导读
关于DIY
当下自己制作各种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DIY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更干净卫生。
殊不知,有些食品制作工序是很严苛的,一旦做得不到位很可能产生大量毒素和病菌……有的毒甚至比砒霜还要厉害!
哪些自制食物易产生毒素1自制臭豆腐→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一种致命病菌,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其毒性高过砒霜。
从河南到新疆打工的女子张圈吃了自制的臭豆腐后肉毒杆菌中毒,需要肉毒抗毒素血清救命。
中毒症状: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全身无力、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面肌麻痹、眼球震颤等,其死亡率为2.5%-4.4%。
2自制药酒→乌头碱中毒
乌头碱:是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具有足以致命的毒性。
自制药酒方式不当,
会出现很多问题……
中毒症状:
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损害神经、心肌。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
药酒并非人人都能饮用,即便是同一种病,不同体质的患者喝了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喝药酒必须要注意~
这些药材
不应该出现在酒里:
一是“马钱子”:
该药毒性较大,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
二是“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
这些要从都含有乌头碱的成分;
三是“水蛭”:
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
四是“苍耳子”:
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
5种常见自制药酒
应注意的事项
1、蜈蚣酒
蜈蚣毒性集中在头部,入药须去头,否则人体无法分解。“最多放3~5条。”以高粱酿制的白酒和糯米酿制的黄酒为佳,20~40度为宜,善饮的人也可选择40~60度白酒。
3、毒蛇酒
蛇酒有抗炎镇痛、缓解风湿等功效。不过,眼镜蛇、竹叶青等毒性大,泡的酒不能轻易服用,否则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如果瓶塞处未密封,使得酿酒期间瓶内有新鲜空气流通的话,蛇被泡入酒瓶中后可能进入休眠状态,取酒时要小心蛇猛地蹿出咬伤人。
4、蝎子酒
蝎子尾部有毒腺,但人体能分解其毒素。服用蝎子酒后,不要立即吃含解酒成分的食物,如绿豆汤、茶水、牛奶等。
5、鹿茸酒
有高血压症,头晕、走路不稳,脉眩易动怒而肝火旺的人不能喝。
最好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抓药泡酒,此外,服用后如果出现脸红、头晕、呕吐等情况,要尽快就医;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不要服用药酒。
3自制葡萄酒→甲醇中毒
甲醇: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
年11月,宁波的张先生喝了一公斤自酿葡萄酒之后,双眼视力变得模糊不清,医生检查他患了中毒性急性视神经炎。
中毒症状:
中毒早期呈酒醉状态,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嗜睡或失眠症状;严重者出现谵妄、意识模糊、昏迷等。
双眼可有疼痛、视物模糊或复视,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充血、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在自家酿酒有两大隐患:
一是细菌污染,二是甲醇残留。
必须做到全程封闭无菌,否则不要食用。如果发现发酵中的原料长出白毛或散发不正常的酸臭味,就是被细菌污染了,不应再食用。
但只要酿造方法正确,酒中分解出的甲醇含量,并不足以危害健康。建议盛装葡萄酒要使用玻璃器皿或橡木桶,“千万不要使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容器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4自制酸奶→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等病菌污染食物而引起。
浙江金华一宝宝爱吃酸奶,宝妈担心外面卖的不安全,于是自己在家做,没想到14个月宝宝吃了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
医生提醒:夏季高温,自制老酸奶很可能因消毒杀菌不彻底而导致食物中毒。而且自制酸奶不宜用菌粉,因为即使菌粉本身没问题,在存放中也会因为保存不当而产生杂菌。
5自制豆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年15日,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有81名学生在喝了学校饭堂自制的豆浆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肚痛症状。
自制豆浆并未彻底煮熟、煮透,并在豆浆的加工制作过程污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使部分学生食用后产生不适现象。
感染症状: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多次腹泻腹痛,吐比泻重。
如果饮用了没有煮沸的豆浆,很有可能引发恶心腹泻等中毒症状,防止豆浆中毒的办法就是将豆浆高温煮沸后,加热2至3分钟再饮用。
消化不良、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等,不适宜饮用豆浆。
6自制冰淇淋→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是易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5月16日下午,28名学生吃了一家店的自制冰淇淋后出现了呕吐、腹泻、高烧等症状,检测结果:冰淇淋里的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感染症状:主要有腹部绞痛、发热、腹泻;症状一般会持续4~7天。
7自制水果酵素→易产生杂菌
酵素:其实就是一种酶。在家中自制水果酵素缺少灭菌、消毒等环节,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过程中的杂菌快速生长,服用后很可能伤害肠胃。
李女士今年45岁,今年3月份,她在网上听一位“中医养生专家”指导,用香蕉、蜂蜜等原料制作了一瓶抗衰老水果酵素。喝了一小杯,不到20分钟,突感腹部胀痛,恶心反胃。
专家认为,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切开后糖化发酵,很多营养成分就被破坏或流失,还不如直接食用水果,最大程度吸收水果中的营养。
8自榨油
→黄曲霉素超标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
中毒症状: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在油的精炼过程中,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会被去掉,所以精炼油并不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而自榨油不进行精炼,超标可能性就很大。
9自制泡菜→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一类较强的致癌物,容易出现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
中毒症状:通常中毒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
中毒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般情况下,从第3天开始,泡菜坛子中的氧气因微生物的繁殖而耗尽,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也逐渐减少,所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这一过程需要15天左右。
通常规范腌制的泡菜表面如果发臭,这才是富含亚硝酸盐的部分。
制作泡菜时,最好选择普通的烧制瓦罐,空气中的乳酸菌可更好地进入罐中利于发酵。对泡菜密封时要始终保证菜和水的总量占容器八成以上空间。
相关链接:朋友圈买“DIY美食”
作为吃货的你要注意啦
随着 在朝阳区上班的郭女士说:“无意当中翻看好友的朋友圈,看到她在晒自制的各式各样小鸭舌和小龙虾,价格也比餐馆便宜很多”,于是忍不住买来尝尝。
后来,她又陆续添加了一些“美食好友”,郭女士经常从这些“美食好友”那里购买DIY美食。不过郭女士肚子经常不舒服,她怀疑与自己吃的“DIY”鸭舌、鸭脖子有关。
食品与信息交流中心专家介绍,我国对于食品销售的管控严格,除了申请营业执照外,还需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需要到工商部门填写《食品流通许可申请书》、《住所、营业场所承诺书》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
“ 由于朋友圈的私密性和隐秘性,这方面的监管会有一定困难,执法人员在执法处理中很难找到相关证据。而一旦这些食品出了问题,维权也会相当麻烦。专家建议,朋友圈售卖的一些食品质量难保,维权困难,应谨慎购买!
家庭DIY需注意什么?第一是食材方面,比如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果皮彻底清洗,去除残留的农药、微生物、细菌的污染;
第二是器皿方面,制作的机器比如榨汁机、豆浆机、面包机在每次使用之前和之后都要注意清洗和消毒,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
有很多人往往清洗后不消毒,或者只在使用后清洗,如果这两个步骤做得不彻底,或者随便用水冲一冲,有可能使微量食材残留在器皿上,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患有糖尿病、痛风、对蛋白过敏的人群,则不太适合吃家中DIY的这些食物,患有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不要做很多烧烤类、西点糕点类的食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3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