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简介 >> 正文 >> 正文

视频父亲的特殊遗物,成就了这位上杭人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1/7/5
白癜风怎么会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19302.html
  当他摘下一片树叶轻轻地放到唇齿之间,顷刻,一串串宛转悠扬的旋律幻化而出,使人如痴如醉!树叶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古老的乐器,它流行于华夏各民族之间,用它演奏的音乐乐声高亢、悠扬。早在唐代,树叶就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出现于宫庭之中,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动听。俗话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而这小小的具有山乡风味的一片树叶,却可与人声媲美!在平常人眼里,树叶就是树叶,可是在邱少春眼里,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它吹出了绿叶对根的深情,流露出这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歌舞剧院专业演员、著名的“学养钻研,独步天下”的树叶演奏家对父母、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一片树叶,一串音符,从单奏到合奏,从普通到非遗、从家传到世播,邱少春为树叶吹奏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构成了“中华吹叶第一人”的七彩人生。你看,连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都欣赏他的树叶吹奏才艺。在人生的道路上,他特别感恩"福建树叶吹奏艺术第一人”的父亲,是邱德三父亲给了他生命,教给他树叶吹奏技艺,特别是在他迷蒙的时候指明了他职场上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一份神奇的遗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邱少春也不会忘记,年青时因自己把精力都放在学习工作上,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有找对象时父亲急的情景,父亲亲自作媒把本村的一个姑娘介绍给了儿子。不然也就没有吹叶传承第三代邱子樱了!   邱德三(–)毕业于山东师院艺术系,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杭县第一个师范科班毕业的音乐教师。曾任教于龙岩师范学校、上杭一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将所学乐理知识应用于当地树叶吹奏技法,並编写成书指导实践。经过不断钻研和改进,他将吹叶技艺带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既能吹奏传统汉剧曲牌、民间音乐,又能演奏现代革命歌曲。他当时用磁带录了一些作品,但很多都没能保存下来。邱少春只抢救回三首。你现在听到的竹叶演奏《上杭山歌》就是其中之一首,很熟悉很悠扬吧?   邱德三老师(拉三角旗右边的那个)在年至51年之间在杭永支队,跟随李学山营长身边,他是营文化教员,教大家识字,开展娱乐活动,部队行军时常吹树叶为战士们加油,鼓劲。      年邱德三老师代表龙岩地区参加全省职工文艺会演,第一次在省城展示树叶吹奏艺术,赢得了阵阵掌声。   年10月,他的学生把树叶吹奏《送郎当红军》乐曲带进北京国庆节文艺晚会,为我省乐坛增添了荣誉。   晚年,他更是致力于树叶吹奏艺术的传承、发展与提高,提出了吹叶技术要向“规范化、艺术化”发展的要求。曾在年7期《人民音乐》杂志上发表“怎样学吹树叶笛”文章,为全国的吹叶爱好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年上半年,上杭一中组织了校宣传队。邱德三老师(前排右一)吹奏弹唱样样精通,指导学生排练节目。那时经常下乡演出。我记得下九州时白天和农民一道抗旱保苗,晚上还要搞宣传。   当同学们得知尊敬的邱德三老师于年不幸逝世后,大家都十分悲伤。当年的校宣传队队长丘钦长同学沉痛哀悼恩师:“邱德三老师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辞劳苦,言传身教,爱生如子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传授给我有关开展文艺活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我后半生的从事学校和社会活动的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邱德三老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邱德三老师在年离休后,返聘在上杭县文化馆时,把群众文化生活搞得风生水起。这是年他在上杭县文庙与民间音乐爱好者一起演奏《瓜子仁》等民间音乐曲牌的照片。   这张照片最珍贵了!那是或年,邱德三老师在梅县参加文艺演出,与电影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同台演出。那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在舞台上的表演。   邱少春永远忘不了年12月29日那天发生的悲剧:“有一次父亲回到老家参加老人活动时很兴奋,和老伙伴们聊天忘了午休。聊着聊着突然中风倒下,当场昏迷,医院抢救。我赶回去在他身边守候一个多月,他居然醒来了,但是已经失忆不能言语了!这一躺就是五年,我母亲在我父亲身边细心照料了五年,直到年12月30日那天他撒手而去。”   在邱少春父亲去世后不久,邱少春的母亲来到福州,交给儿子一个包裹。母亲看着儿子疑惑的表情,说了一句话:“你父亲说,如果我不行了,把这个给少春。”   当邱少春一层层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有父亲珍藏的照片、年《老年报》有关父亲吹叶演出的报道。最主要是里面有他父亲用毕生的心血,三十多年来收藏的所有关于吹叶吹奏艺术的珍贵资料,有教材、有心得、有图片,一样不拉的留给了儿子。   邱少春的父亲生前一直都有私下资助贫困学生的善举,他百年后,家里并没有得到他的实物遗产。但当他仅有的这件珍贵的遗物交到邱少春的手上时,儿子不禁泪如雨下,看着一件件遗物,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年我出生在汀江河畔的美丽畲族乡扶洋村。童年时我常常去放牛,不时看到乡亲们边走边吹奏树叶。一片小小的树叶,竟能吹出美妙悦耳的曲子,让年少的我惊奇不已。父亲发现我的兴趣后,就当了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父亲是一个永远忠于教育事业,为了教育他会把命都搭上的那个人。我永远无法忘记,年他办理完离休手续即将离开讲坛时,他茶不思,饭不食的那些日子。      拉二胡是父亲从小就教我的,也是我的最爱。看到上艺校前父亲吹叶儿子拉二胡的这张照片,不禁无限感慨!      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年父亲在上杭县文化馆训练上杭一中高81届八位吹叶同学(左五为邱少春)的情景。年5月,龙岩地区“汀江之春”文艺调演中我们父子俩同台吹叶。      然而,以吹叶为终身职业,在那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在年上福建省艺校时,选择主修二胡。年毕业后,我进入省歌舞剧院开始职业演奏生涯。      年我演奏的大广弦作品《乡音》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栏目制作专题播出。我把喜讯告诉父亲,原本以为他会大大地表扬我一番,不想,他却问我有没有吹树叶。他寄来的家书也是千叮万嘱树叶吹奏不能断在我的手上。   年我在“福建作曲家作品音乐会”上为交响协奏曲“台湾”担任独奏,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指挥,那是我艺术人生的巅峰之作。父亲全然没把这当回事,说:树叶吹奏才是前途无量的事……”。   一度,父子俩观点很不合。父亲终于明白了,和儿子直白的劝说已经无效了。他把生前所写的吹叶法书稿、资料统统打包好,交代我母亲,只有在他百年之后,才能交给我。   邱少春捧着这个包裹刹时醒悟,父亲虽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但用这个包裹对儿子进行了生命的交接。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儿子把树叶吹奏作为他一生的职业选择。因为舞蹈、唱歌、器乐都有雷同,但树叶吹奏绝对是独特的,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丢了。      邱少春捧着这个包裹,好像捧起了父亲厚重的心意。这是比金银财宝贵重得多的珍贵的神奇的民族瑰宝和精神遗产啊!      吹叶一般是秘不外传的,但父亲用未完的书稿告诉儿子,吹叶技艺不但子子孙孙要传下去,而且要传播的更远。邱少春感到父亲了不起,其实,父亲早已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这个种子一定要在儿子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邱少春的树叶国际之旅开启于年。当时,他随厦门小白鹭民间歌舞团前往欧洲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6月21日~8月31日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三巡回70天的演出。   “除了中国音乐,我吹奏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乐曲,如《我的太阳》《土耳其进行曲》《重归苏莲托》。”邱少春说,“他们热烈响应,令我终生难忘并坚定了今后改变人生轨迹,把树叶吹奏和传播作为我神圣的使命的决心。”   “在西班牙的演出,舞台设在了室外。”邱少春回忆,街道上有两排郁郁葱葱的橘子树,他灵机一动,空着手上台,向观众深鞠一躬后,随手摘下了橘子树叶,吹奏了一曲《情深意长》,引起了轰动。      在意大利,他接到临时任务,随即在舞台的室外摘了把叶子上场,吹奏了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获得了如潮的掌声,当地的组委会还要求接下来的九场演出,必须都有树叶吹奏。   演出结束后,欧洲观众总是将他团团围住。他们要亲眼看、亲手摸他用的神奇树叶,还把他随身带的树叶一取而空。   邱少春觉得山间的树叶吹奏呢,主要是自娱自乐,要让这个树叶音乐走上更广泛的城市生活,首先要挑选平整、柔韧的树叶,然后对它的音准、发音和演奏技巧进行科学化的提高。他对这方面进行一个乐器化的训练,使树叶吹奏能演奏器乐作品,能够跟乐队合作,能够演奏西洋的音乐作品,甚至能够快速地吹奏,而这些传统树叶吹奏是很难做到的。   邱少春感到,要将树叶演奏真正引入艺术的殿堂,靠吹几首山歌是远远不够的。而如果要用树叶去演奏经典的名曲,它的表现力还是显得有些单薄。于是他结合乐器原理,在继承传统树叶吹奏的基础上,对树叶演奏技法进行了提高与拓展。   经过多年努力,他改进了原有的吹奏方法,将控制和调节气息作为重中之重。他认为,一旦能够运气自如,吹出曲调便水到渠成了!   多年来邱少春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业余时间,他就跑到省歌舞剧院旁边的乌山上吹奏树叶,为的是练习树叶吹奏的气息调节、音准及表现力等。经过几年的辛苦练习,邱少春的树叶吹奏技术日益娴熟精进。   之后,邱少春先后到三十几个国家演出,看到了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对树叶吹奏艺术的追捧,他更下定决心,要继承父亲的遗愿,要培训更多的人学会这门独特的技艺,否则,自已一个人即使周游四海又有什么意义呢?年9月4—10日,葡萄牙里斯本人山人海,他们在欣赏邱少春的树叶吹奏表演。邱少春参加葡萄牙艺术节活动的花絮。    年春节期间,邱少春随国家文化部艺术团访问毛里求斯国和塞舌尔。访演活动是作为纪念中国与塞舌尔建交35周年的庆典活动、以及我省与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历时一年交流合作系列活动的启动项目。   年,当邱少春接到厦门爱乐乐团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的聘请,为《土楼回响》担任树叶吹奏时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梦寐以求多年的一个愿望。树叶吹奏长期以来处在民间演奏状态,可以讲,它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那么跟交响乐合作,正好把他所掌握的这些技巧运用在严肃性和艺术性极高的乐队演奏当中,实现了树叶吹奏与交响乐的“零突破”。在这部交响诗篇中处处可闻劳动号子和客家山歌,散发着浓郁的乡土风情。   2001年,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的《土楼回响》是邱少春树叶吹奏艺术进程中的里程碑。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土楼回想》CD专辑。   年他随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老师等四人,赴美参加“中西音乐之比较音乐节”,访问威斯里安大学,并接受CNN电视台的采访。   就这样,邱少春的树叶吹奏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年5月,邱少春为张纪中导演拍摄的金庸大型古装武打剧《碧血剑》配入树叶音乐,他对树叶吹奏进行了新的艺术处理。年在非洲莱索托邱少春为国王、首相近距离表演树叶吹奏。年上海41届世博会,邱少春表演了精彩的树叶吹奏乐曲。   年2月,中国文化部福建艺术团抵达毛里求斯受到国宾接待规格——国家警察乐队欢迎   下图:邱少春在毛里求斯演出深受欢迎。年国际探索发现栏目来福建拍摄专题纪录片   《如影相随》,选自邱少春几年前为电视剧《大西南剿匪记》的树叶配录音乐。故事讲述建国初期由毛泽东主席特赦的女匪首的故事。她原本出身良家妇女,不得已做了压寨夫人,在一次剿匪战斗中,匪首被打死,匪窝面临群龙无首,匪患殃民之时,女子挺身而出,替夫阵脚劫富济贫的精彩故事。邱少春用树叶音乐把该故事吹奏的缠绵、幽怨,深远,荡气回肠......   年春节,邱少春在澎湖演出时,有个小男孩觉得树叶很神奇要邱少春教他,没想到这个聪明的孩子一吹就响。还有几个爱好者也一块上台互动,效果还真不错。这使邱少春感受到树叶吹奏在民间的魅力,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树叶吹奏。因为树叶吹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隋唐便有了树叶吹奏。而现在韩国、印度等国的树叶吹奏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中国反而少为人知,于是他萌生了开办树叶吹奏培训班的念头,力图重振树叶吹奏在中国的普及和流行。   树叶吹奏培训班开始招生仅短短几周时间,已有几十名学员报名,这让邱少春十分开心。他的树叶吹奏课从气息法讲起,然后做腹式呼吸训练,经过对吹奏法的详细讲解,他发现效果十分明显。新学员在第一节课就能吹响树叶,不仅让学生们兴趣大增,也让他信心倍增。开办培训的同时,他还开通中国树叶吹奏网的网站和QQ群,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吹叶爱好者们有了交流的园地。   在一个全国性的吹叶爱好者   年,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树叶吹奏传统,邱少春召集乡里邱万荣、邱成添等一批树叶吹奏爱好者,组建全国首支农民吹叶队。当年8月,全国首届芦笙葫芦丝木叶邀请赛在贵州举行,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农民吹叶队受邀参赛并获得木叶组合组银奖,庐丰的树叶吹奏技艺一时名声大噪。从此,农民吹叶队成为乡里一张响亮的名片。大中小学生队   年9月27日,邱少春老家扶洋、铁岭等农民吹叶队亮相第十二届福建音乐舞蹈节,参加器乐组决赛,树叶当作乐器参加专业组的比赛。现树叶吹奏队已走出庐丰,走出上杭,成为一项重要的民间表演艺术。

邱少春?真想吃青橄榄了!年2月的福州方言的树叶吹奏视频真棒??   年10月,邱少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了一周的由大部分行业教授、专家参加的70多人的“香港树叶吹奏艺术交流暨上杭研习成果分享会”圆满结束。   年1月,树叶吹奏技艺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2月福建省文化厅命名邱少春(图片右四)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树叶吹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邱少春为了树叶吹奏技艺非遗项目可以更全面地传承和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去组织各种类型的树叶吹奏技艺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年4月,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采访组在上杭拍摄上杭树叶吹奏专题节目,时长30分钟。其节目内容和有关素材还被国家非遗中心资料库作为国家非遗影像收入保存。   年6月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以《叶人》对邱少春进行专题报道,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年七月,北美上杭同乡会寻根团夏令营的孩子们在老年大学跟邱少春的学生謝秀山学树叶吹奏。   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是福建省非遗项目树叶吹奏传承基地校,年10月,该校在邱少春的推广建议下,决定将树叶吹奏列为音乐课程,在邱老师的指导下,该校已编制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传承校本课程(初级版)》教材以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从年起,邱少春毎个月都要在该校进行现场授课。      20年来,邱少春不断拓展吹叶艺术边界,提升吹叶艺术水平。他能吹出3个八度音阶,吹叶表现力无人能及。   这是邱少春和他女儿邱子樱在《走进新时代、幸福满杭川》的年上杭春晚上同台树叶吹奏表演。子樱在11岁时偶然吹响了树叶,从此参加了包括央视、探索发现等节目的拍摄。   应祥源控股集团邀请,年3月31日至5月1日,福建省树叶吹奏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邱少春老师率吹叶团队分三次走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展演优秀传统艺术树叶吹奏技艺,并与游客交流互动,现场教学。引发游客极大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众多喜爱者还当场吹响。优美动听的叶笛声缭绕太姥山间。   步云山歌、木桐号子是客家祖先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张艺谋导演慧眼识珠,在关键时刻抢救式地把这项文化搬上他的大舞台,让世界看到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光芒。随后,邱少春的树叶吹奏项目,也已进入了张导的视野范围,年4月2~4日,“老谋子”让助手约邱少春进京录音采样了。邱少春有二天半的时间呆在他的文化公司里,与他的助手有了亲密的接触,感受和学习到他们对艺术的严谨、尊重传统追求创新的精神。   福建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于年4月16日晚圆满落幕了,龙岩市选送的由邱少春率领的庐丰畲族乡文艺队的树叶吹奏《叶儿青青畲乡乐》送来一阵清脆明亮、悦耳动听的乐音。中华一家亲?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于4月17日-19日在上杭举办   为发扬树叶吹奏这一技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年7月17日福建省非遗项目---树叶吹奏技艺暑期培训班在上杭县举办。   本次培训由上杭籍著名树叶演奏家邱少春老师亲自授课,吸引了来自香港、深圳、河南、贵州及本省近80位爱好者参加。培训班分初级班和高级班两种。经过培训,学员们都表示技艺提高很快。    为了进一步推进省级非遗项目树叶吹奏技艺的传承工作,促进上杭叶友吹奏技艺的切磋与交流,展示近期上杭树叶吹奏技艺的丰硕成果,年9月16日,上杭县树叶吹奏协会在紫金总部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中秋联欢晚会。   晚会由树叶吹奏技艺传承人邱少春老师亲自主持,前来参加的有紫金矿业吹叶队、上杭部分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各界叶友近百人。他们用树叶通过个人演奏、双人演奏、家庭演奏、师生演奏、集体演奏等不同形式演绎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闪烁的小星星》、《北京的金山上》、《荷塘月色》、《十送红军》、《粉刷匠》、《竹板歌》、《客家山歌传万代》、《客家山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斯卡布罗集市》、《十月怀胎》、《映山红》、《爱拼才会赢》、《阿哥阿妹》、《铃儿响叮当》、《呼伦贝尔大草原》、《森林狂想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藤缠树》、《情满彝山》等几十首经典歌曲。   整场晚会气氛热烈、轻松自由,既有艺术的欣赏又有浓浓的中秋节日问候与祝福,充分体现了邱少春老师倡导的“庭院派”演奏风格,让大家享受了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充分展现了树叶吹奏技艺的无穷魅力,增强了叶友们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项目的信心与决心。邱少春老师对每一个演奏曲目效果进行了现场点评与指导,大家受益匪浅。年10月7日,邱少春的树叶演奏音乐会在香港隆重举行。   年十二月,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师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去龙岩演奏《十送红军》曲目(树叶吹奏技艺非遗传承项目)取得好评。上杭县第三届春晚,邱少春的树叶吹奏赢得了阵阵掌声!邱少春?年春节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吹奏的《玛依拉变奏曲》受到热烈追捧。   年大年初四,邱少春、邱子樱父女在北美上杭亲友春节茶会上表演了树叶合奏《因为爱情》。   为父女精彩的同台表演喝采!   年春节期间,一场由庐丰畲族乡扶洋、铁峰两村主办的“百叶和鸣”演奏音乐会在这里热闹举行。邱少春和他的学生们共同用树叶吹奏了《十送红军》、《荷塘月色》、《映山红》等十多首绘炙人口的歌曲。      4月2日上午,福建省龙岩市首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邱少春与上杭的另二位民间艺人,同台演绎树叶吹奏,木偶书法和木偶茶艺。   年4月9日,邱少春启程赴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参加新华社为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片“绿色的声音”的拍摄。早晨从东海沿岸的福州出发,飞抵丽江之后再乘车三个半小时,于暮霭时分抵达西南山城宁蒗自治县,行程十余小时,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肩上担负了崇高的使命,他心里头一直是热呼呼的。   当邱少春看到在那一望无际的绿色世界里,有取之不尽的吹奏乐器在旷野里练习吹奏,夕阳山下烙印着孩子们不熄的吹奏身影,音乐带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快乐,世世代代的文化遗产在这里薪火相传时感到无限的欣慰!年4月24日,邱少春在上杭接受央视十套“影像中国”栏目的拍摄。   邱少春的妈妈90岁了,她在福州跟儿孙一起幸福的生活。这是年4月,全家人送吹叶第三代邱子樱去“台湾中国文化美声唱法专业”学习的照片。   邱少春的女儿今年大四就要毕业了,专业还不错,年段第1名。父亲对毕业后女儿会继承父辈的树叶吹奏技艺很有信心。   《汀水情深畲乡乐》,是邱少春老师于年12月为庐丰民族中学学生吹叶队参加龙岩新罗区电视春晚而创作,后于年9月再次修改后完稿。庐丰民族中学吹叶队参加龙岩市首届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作品使用客家山歌,客家竹板歌为素材,经过邱少春老师的精心制作,使畲族乡村的美好风情,村民的幸福生活表达无遗!   年4月22日,邱少春指挥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的队员们彩排树叶吹奏与竹板《汀水情深畲乡乐》,该节目再过一天(4月30日)将在客家缘“首届龙岩市文化旅游产业大会”上演。祝该节目吹响龙岩文旅的集结号!现在,邱少春可以自豪地告慰父亲的英灵:“父亲,您安息吧!九十岁的妈妈在福州一直跟我过着幸福的生活。如今,杭川大地上空回荡的经久不息的悠扬叶笛已经传播到全国和国外的三十多个国家。您的孙女也在接班吹叶,您心心愿愿的客家传统树叶吹奏已经后继有人并发扬光大了!儿孙们将生生不息地继续书写您传给我们的未完成的树叶吹奏技艺的书稿.....”特别鸣谢:邱少春先生发来的照片、视频等多种信息并对美篇进行审核。

来源:小草

编辑:薛晓兰编审:蓝育文监制:张锋育关于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