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医院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需求中不断改进,坚持始终如一的品质,以其体质辨识、定穴精确、用药地道、受益者众等优势,成为鄂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医特色品牌,每年前来冬病夏治的群众多达上万名。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中医疗法,在夏天治疗冬季易发病,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夏治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采用药物内服和外用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冬天或者受寒后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
在冬季或者受寒后容易患病的人多属平素脾肾阳虚、正气不足,因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人体阳气处于一年中变化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的态势,体内寒凝之气也因此易于解除,此时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佳效,即为“春夏养阳”的体现。
冬病夏治只有“穴位贴敷”吗?
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颇具代表性的方法,一般称为“三伏贴敷”,中医称为“天灸”。贴敷药膏主要由温通阳气作用的中药制成,使用时固定敷在特定的穴位上,保留一定时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疏通穴位,一气贯通,从而系统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现代医学认为冬病夏治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除了穴位贴敷外,还有中药内服和督脉灸、艾灸、中药熏蒸、中药药浴等多种外治方法。内治上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口服。外治法中的督脉灸应用盛夏天气人体阳气最盛时,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使腠理疏松,百脉通畅;中药熏蒸疗法将药力和热力结合在一起,对由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早中期)、颈椎病、产后风湿、月子病、肩周炎等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灸法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培补脾胃、强壮元阳、扶正祛邪。
冬病夏治适应的范围有哪些?
凡属于中医辨证中阳气虚弱,功能低下的病证均为冬病夏治的适应症。目前,医院冬病夏治的适应范围包括三大类:
一是针对儿童的小儿咳喘、小儿鼻炎、小儿体虚反复感冒、咽炎、小儿腹泻;
二是针对成人的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腹泻、风湿疼痛、体虚易感冒、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甲减、慢性皮肤病、冻疮、湿疹、老年男性尿频、过敏性眼病、反复发作性葡萄膜炎、角膜炎、肿瘤手术放化疗后体虚、贫血、白细胞减少;
三是针对女性的痛经、产后身痛、月经不调、宫寒不孕、乳腺增生症等。
冬病夏治什么时候最适合?
一般来说,入伏当天贴敷效果最佳,但错过头伏不必懊恼,三伏天(从农历夏至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止)是一个时间段,并不是一个时间点,因此,贴敷时间不必拘泥于头伏的头一天。如果错过头伏,可在三伏期间每隔10天贴1次,共计3次,也可起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年冬病夏治的时间为:头伏7月17日——7月26日、二伏7月27日——8月15日、三伏8月16日——8月25日。在此期间到医院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免挂号费。
冬病夏治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1、贴敷前要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2、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疾病、过敏体质、妊娠等不宜做穴位贴敷治疗。
3、贴敷后请按时揭掉,一般儿童1-2小时揭掉,成人2-4小时揭掉。揭药膏时,手法宜轻,以免损伤皮肤。贴药处会出现小水泡属正常现象,不要用手抓破,勿将药物撒落在其他部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发泡。
4、如果水泡破裂,可涂红药水(过敏者禁用)。
5、贴敷三天内应尽量减少剧烈活动,戒烟、酒,忌食辛辣、生冷、腥膻、刺激之品,如鱼虾、海鲜等。少吹空调,少吃冷饮,睡眠充足,情绪乐观,以配合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6、冬病夏治并非能一劳永逸,因此建议患者连续三年进行“冬病夏治”,使治疗效果得到巩固。
7、冬病夏治讲究辩证辨病选穴,有严格的适应病症,贴敷膏药中含有辛温发散的中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冬病夏治治疗,以免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专家介绍袁安冬
医院医务处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湖北省老年保健协会理事,襄阳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内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师从襄阳市著名老中医王治强。研究方向:中医“治未病”、心内科。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论著3本。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
袁主任您好!据了解,冬病夏治中医诊疗已开展多年,医院开展的情况如何?请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答
医院从年开始开展冬病夏治,至今已有28的历史。我院最具代表性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是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刚开始,只有儿科门诊开展,主要针对小儿咳嗽、腹泻等疾病。许多小孩贴了以后,无痛苦、经济实惠。一些老人也加入尝试,使医院院冬病夏治活动逐渐深入人心。
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以前单一的科室和少量的病种,已不能满足群众治未病的需求。因此,医院在原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冬病夏治科室和病种,并推行专病专治。
专病专治后,不同的人群、病种到专业的科室就诊,医院专家组的论证,之后还有诊后随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冬病夏治人群的需求。
市面上有不少药店出售三伏贴药膏,一些购物软件上也有,很多人自行购买贴敷,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
辨证来看冬病夏治三伏贴比较“火”的现象,一方面是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增强,契合健康中国理念;另一方面群众选择冬病夏治治疗时图方便而采取自购自贴的做法。
在我院曾接诊过多例在不正规的地方贴敷出现问题的患者。原因有几点:穴位定位不准确,哪儿疼贴哪儿;药物剂量不精准,药品质量难以保障,贴敷后出现巨大的水泡;声称包治百病,不符合中医诊疗辨证施治的规范。
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年就曾下达了《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文件中要求:开展“三伏贴”服务的行政机构应为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或民族医药服务工作。文件还对应用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处方管理、操作人员、操作场所、安全管理与效果评价、宣传推广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因此,请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冬病夏治治疗。
贵院冬病夏治的群众每年多达上万名,请问如何保障冬病夏治医疗质量?
答
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我院常抓不懈冬病夏治的医疗质量,把医疗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药品质量、厘定穴位、辨识体质、内外兼顾、跟踪观察5个方面层层把关。
药品质量关:冬病夏治贴敷药品的质量非常关键。在药物的配制方面,药学部根据配方在全国选购道地药材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在药材的炮制上,按古法炮制,不省去任何一道工序。
厘定穴位关:医院冬病夏治专家组在整理古医籍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年来患者的疗效,对各病种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选穴依据、配方、适应人群和排除标准均作了深入的厘定,不断完善穴位贴敷方法和贴敷流程,保证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
辨识体质关:医院高度重视选择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每年安排体质辨识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在门诊开单,把好冬病夏治第一关。
内外兼顾关:医院在穴位贴敷的同时配制内服中药,增强了治疗效果。例如治疗咳喘病穴位贴敷,配合服用健脾补肺益肾的中药口服,通过内服外用,全身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
跟踪观察关: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以来,通过对登记在案的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显示,60%的患者经过一到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冬季发病明显缓解;75%以上的患者在贴敷三年后,冬季发病频率减少、症状减轻。此外有不少患者,在进行了三个疗程以后,仍然坚持每年贴敷治疗。这些统计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冬病夏治的魅力,也是每年不断吸引群众的因素之一。
冬病夏治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答
每种疗法都有适应人群,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也不例外。患有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糖尿病患者、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疾病、过敏体质、妊娠等不宜做穴位贴敷治疗。
2岁以下婴儿可选择使用“不发泡”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感冒、反复腹泻等疾病。不发泡的“三伏贴”既保留了原来贴敷的治疗效果,又兼顾了婴儿皮肤娇嫩的特点,根据清代名医张璐《张氏医通》中的中医理论,精心组方,以温阳利肺,祛除伏邪,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及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在覆盖不同病患人群的同时,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疗法。可以选择艾灸、督脉灸、中药熏蒸、中药内服和外用、中药药浴等不同疗法,并结合现代科技,让传统中医惠及更多市民群众。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