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简介 >> 正文 >> 正文

罗马共和国早期对希腊城市的介入有何影响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3/4/19

引言

罗马的扩展之迅速,令当日受罗马人庇护的波利比乌斯深感诧异。

在他看来,能够在两代人的时间中,“将几乎全世界所有人居住的地方纳入他们的统治之下”,已然是无与伦比之伟业。

同时,作为罗马对希腊扩张的见证人,波利比乌斯所著之《历史》,与普鲁塔克、阿庇安等人的著作成为了研究罗马人对希腊城市介入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早期罗马与希腊的关系

罗马与这些希腊城市的接触并非蜜月常伴,而是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西西里一隅也成为了罗马与迦太基矛盾的症结所在。

尽管自共和国伊始,罗马便一直维持着同迦太基的同盟关系,而且双方对待皮洛士的同仇敌忾更加深了彼此间的合作关系,然而因为占据墨西拿的麦马丁人的挑唆,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

随着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结束,西西里成为了罗马的第一个海外行省,而西西里的大部分希腊城市普遍都纳入到了罗马的势力范围之内。

罗马人认为他们赋予了这些城市自由,而以这些城市为蓝本,一些自由城市也逐步建立了起来。

这些城市能够自行制定相应之法律,并选出自己的治理官员,这种城市的存在甚至也会被视为某种荣誉,从而用钱币来加以纪念。

据李维的记载,在西塞罗所处的时代,便有五座这样的自由城市,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所带来的动荡之前,这样的城市或许会有更多。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随着罗马军队攻入西西里的叙拉古,这座希腊人建立起来的城市终于正式迎来了它的罗马庇护人,率军破城而入的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叙拉古的庇护人。

之后,虽然庇护关系几经更迭,但是共和时代的叙拉古始终都拥有着罗马庇护人所赐予的庇护。

在罗马人于西西里的希腊城市构建庇护体系之前,除了曾经与大希腊地区和伊庇鲁斯的皮洛士有过一定接触之外,并没有与其他的希腊势力有过直接接触。

而通过在两次布匿战争后于西西里的希腊城市所构建的庇护关系,罗马以及罗马的庇护人更进一步地明晰了对希腊的外交政策。

同时也为其在地中海以东的希腊世界推行庇护体系提供了蓝本与参考。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

罗马开始染指地中海以东的希腊世界。通过与马其顿王国的两次交锋,马其顿人在希腊的统治被终结,而罗马则从马其顿手中夺得了对希腊本土大部的控制权。

在这一背景下,罗马驻希腊事务负责人提图斯·昆克提乌斯·弗拉米尼努斯,于公元前年,在科林斯地峡运动会上宣告了名震一时的“给予希腊人以自由”的政策。

尽管这种许诺令希腊人倍感振奋,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罗马在西西里设立自由城市的政策延续。

从更进一步的层面来看,所谓的“希腊自由”政策也只是罗马对于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城市施加影响的开始。

公元前年,在与塞琉古爆发了战争之后,罗马将自己的影响力推进到了小亚细亚。

在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之后,许多位于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的希腊城市迎来了自己的罗马庇护人。

罗马将领昆图斯·奥庇乌斯在此战之后,应允成为了阿芙罗狄西亚斯的庇护人。

而几乎在同时,时任代行财务官的李锡尼·卢库鲁斯则成为了辛那达乃至以弗所的庇护人。

庞培将原有的本都王国进行拆分细化成城市,让每一个城市拥有可观的附属土地。

斯特拉波在其《地理学》中,如是所述:庞培为之新增了许多区划,并谓之曰城市。

而对于东方新征服的诸多希腊城市,作为征服者的庞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城市的庇护人。

庞培甚至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冠以自己名字的城市庞培波利斯,这座城市也成为了小亚细亚的诸多城市当中最为忠实于其庇护人庞培的城市。

在法萨罗战役之后,作为胜利者的凯撒,对于大多数支持庞培的希腊城市和势力予以了宽恕。

不仅没有对这些城市提出苛刻的金钱索求和徭役安排,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的税收,进而获得了城市的支持,也成为了一些希腊城市的庇护人。

帕加马的一则铭文中还表示凯撒是“所有希腊人的拯救者”。

不过,对于在最后关头依旧选择忠诚于庞培的城市庞培波利斯,凯撒则决定课以重税,以示惩罚。

在后三头时代,一度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安东尼也利用其在希腊本土、小亚细亚以及埃及的影响力,企图与新兴的屋大维势力展开周旋,但最终因为决策失误,饮恨疆场。

直至帝国初期,如何处理好元首和总督与被庇护的希腊城市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诸帝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古罗马庇护关系的缔结方式

安东·冯·佩雷施泰因认为,主要存在有四种形式,即投降、解放、投效以及出身。

虽然这一观点提出的时间较早,但是得到了后续研究者的肯定,巴迪安、理查德·萨勒、约翰·尼克斯等人的研究也基本延续了佩雷施泰因的研究范式。

当我们审视罗马庇护人与被庇护的希腊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四种庇护关系缔结的形式中,适用于被释奴情景的解放并不适用于对城市、行省等共同体的庇护讨论之中。

而相对的,战败投降、主动投效以及对于继承性庇护的认可,成为了罗马庇护人与希腊城市建立庇护关系的三个主要形式。

在共和早期,罗马庇护人与希腊城市之间的庇护关系主要是通过被征服的希腊城市对罗马征服者的依附而达成的。

这种庇护关系一般是由被庇护的一方向承担庇护责任的一方提出请求,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无需立誓亦或是盟约,庇护关系便得以达成。

其中最为多见的便是军事征服之后接受战败者的请求,以及履任当地军政长官之后获得当地城市的效忠虽然西塞罗的观点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庇护关系缔结的所有情况。

然而却可以反映出罗马在处理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上所持有的态度,这往往是基于庇护关系最初在罗马个人之间实践的情况。

这些作为战胜者的罗马人对于被征服者之间的庇护关系就宛若主人之于被释奴的关系一般。

换而言之,罗马人对于共同体庇护的理解更像是其个人庇护关系体系的延伸。

领兵作战的罗马将领本身便有着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资本,这也就意味着自身可能就拥有一定的被庇护人。

因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及之后对地中海东部的攻略中,面对战败的希腊诸城市迫于威慑而表达出的渴求庇护的意愿时,罗马人接受这种庇护关系也就顺理成章了。

公元前年,罗马执政官马塞卢斯在经过对叙拉古长期的围困之后,终于趁城内守军纵饮狂欢之际,出其不意地攻入叙拉古。

在拿下城池之后,马塞卢斯不仅对城市内进行了屠戮和洗劫,甚至将从叙拉古搜刮来的战利品运回国内。

当这些战利品在小凯旋式上向罗马的民众展示之时,甚至燃起了整个罗马对于希腊艺术的狂热迷恋。

然而,在获胜之后,马塞卢斯很快就接受了战败方叙拉古所提出来的庇护请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叙拉古的城市庇护人,并且忠实地履行了作为庇护人应尽的责任。

征服时的暴虐与征服之后庇护的和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独有偶,庞培在完成了对地中海海盗的清剿和对本都王国的数次战争之后,成为了数个希腊城市的庇护人。

除却被征服、选择投降从而获得被庇护地位的希腊城市,还有一些希腊城市在罗马势力介入地区局势之后,随即便通过主动投效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的罗马庇护人。

其中,最为鲜明的例子便是罗马将领昆图斯·奥庇乌斯与阿芙罗狄西亚斯之间的庇护关系。

在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期间,米特拉达梯六世在击溃了马尼乌斯·阿基利乌斯之后,将时任代行执政官的昆图斯·奥庇乌斯围困在了老底嘉。

奥庇乌斯随即向周围的希腊城市求援,而阿芙罗狄西亚斯则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了援军。虽然奥庇乌斯最终兵败被俘,但是在战后被米特拉达梯六世放还。

在奥庇乌斯在科斯岛上稍作休整的时候,遇到了阿芙罗狄西亚斯的使节。

在岛上,阿芙罗狄西亚斯使节向奥庇乌斯提出了成为受其庇护的希腊城市的要求。

而奥庇乌斯也随即表示愿意成为城市的庇护人:“使节恳求我让你们的城市享有我所给予的庇护。而出于我对你们城市的尊重,我接受了他们的恳求,并且担负起了成为你们城市人民的庇护人的责任。”

阿芙罗狄西亚斯的投效并非是因为战败的缘故,因为作为罗马的盟友,这座希腊城市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之所以选择投效,则是出于对自身的政治考量。

同样以投效的方式成为罗马人所庇护的城市的,还有那些处于罗马人直接管理之下的希腊城市。

例如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的岳父卢修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凯索尼努斯就曾经因为担任马其顿行省总督的缘故,成为了当地三座希腊城市——庇哩亚(也称作贝洛雅)、萨莫色雷斯和安菲波利斯——的庇护人。

除了征服受降和主动投效之外,受庇护的希腊城市也会对罗马庇护人的后代表达自己的敬意。

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城市米利都,当地民众最初是因为格涅乌斯·庞培在东方的经营而选择其作为庇护人。

而在庞培故去之后,米利都人以铭文的形式重申了庞培的子孙在当地所拥有的庇护权。

总的来说,希腊城市在罗马中期的对外扩张与罗马共和末期的内战当中,作为罗马政坛竞争者的筹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罗马人与希腊城市之间的庇护关系成为了共和中后期罗马军事征服和行省管理的延伸,通过这种庇护关系,罗马征服者同被征服的希腊城市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结语

这不仅有利于罗马对新征服的领土进行管辖,同时也有利于地方上希腊城市的蓬勃发展,继而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双赢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