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自我实现的:超脱于前述“社会”的“自尊”,追求内心的价值和成就感、满足感。
以前我认为“自我实现”是马云、马化腾之流的事儿。我等芸芸众生:食能果腹,衣能遮体(生理),居有定所,老有所医,病有所养(安全),有人关心有人问(社会),再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受人待见(自尊)……也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有极为珍视,心向往之的事情。做成这件事情,心里会有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那是用金钱和赞誉都无法满足的。
上海一对退休教师夫妇,为了完成儿子筑林防沙的遗愿——儿子在边塞治沙的工作中牺牲了——变卖了上海的房产,仅凭着点退休工资,义务地来到边疆建防护林……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正是这个事迹纠正了我对“自我实现”的认知:普通人也是能“自我实现”的!至今记忆犹新!
朋友,你也可以扪心自问,什么是自己心底里最最珍视、最最向往的事情呢?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实物性的东西,例如房子、金钱、地位……你可以再往深处多问几次:有了这个,我又能做什么呢?多问几次,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我自忖有人会跟我以前的理解相似,所以多解释了几句。现在回到正题:
作为培训师,心法上要多了解学员的好恶和价值观;多观察,多倾听;多引导,少灌输;多做“教练”,少做“球员”;
在设计阶段,《加涅九件事》的第六和第八件事,本身就是学员收获成功的必备环节,不可或缺。这是我对“新知”学习和训练最基本的、规范性的要求!
除了设计阶段以外,在实施阶段,也要主动引入学员能够参与和表现的活动和环节,为学员的杰出和优秀创造机会;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的“饶舌”(Rap)很棒,一问才知道,他的“饶舌”不但在所在单位的系统里很出名,在他所在地也是久负盛名,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
当即邀请他在课件休息回来再次暖场时即兴为大家“饶”一段。结果,全班欢腾,他很愉悦!我很欣慰!
在课堂上多鼓励学员发言,对于学员答案中的亮点嘉许。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眼神的,或者手势上的嘉许;有时,复述学员的金句就是嘉许;
采用学员的回答做“标准”答案,其实这是将“成果”从另一个视角归功于学员,既是维护了学员的自尊,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最后,再用一个例子结束本节内容,也是整个系列文章的结束。银行一名普通的主管级员工,专业技术出身,产假后复工前莫名的焦虑,自觉陷入低谷。她被安排来听我的课。后来的事情是,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取向是孩子,为孩子们做些事情,既是为自己的孩子,也是为更多的孩子。她利用自己声音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义务为孩子们讲故事,做录音,然后上传到喜马拉雅,为此她还写了几十万字——当时跟我说时好像是二十万字的逐字稿(PS:在我发稿前去征询对方许可时,她告诉我最新数字是50万字。厉害!!!)。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不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照顾自己孩子的前提下完成的!她整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充满力量,充满干劲儿!目前。她已经收到几家出版社的邀约,希望能出版她的有声读物,她在喜马拉雅上还有专栏。她生活在一线城市,她还在她所在的区里获评“向上向善好青年”!她的美好还在继续……最后这个事例,也正好为我对“老师”的理解做了完美的诠释和注解。对我而言:做老师是工作,可以养家糊口(生理)、衣食无忧(安全);做老师是职业,还可以有一批志同道合者,相伴相随,砥砺奋进(社会);做老师是事业,也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受人尊重(自尊);最重要的,做老师是志向,像蜡烛那样,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实现价值)LighttheFireinPeople!烛照同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