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个受气包的董岩今年25岁,在社区当了两年多保安。小区里的人对他印象还不错,感觉他老实、脾气好,人比较单纯。
一天下午,董岩正在值班,小区居民秦某指着他的鼻子问:“土鳖,我在你门口放的东西没了,是不是你拿了?”董岩急忙说不是,表示自己没看见外面有什么东西。话音未落,秦某的拳头已重重地打在了董岩的右脸上。
看着董岩的嘴角和鼻孔里出了血,秦某不仅没有收手,还踹了他一脚。董岩急了:“你凭什么打人!”秦某恶狠狠地说:“打的就是你这样的家贼!”随后扬长而去。望着他的背影,悲愤交加的董岩一时不知所措。
随后几天,秦某路过小区门口时,见到董岩总要骂上几句,董岩只是咬紧下唇,一言不发。
有一天,秦某看到董岩身边出现了新交的女朋友,公然用手指着董岩的女友吐出一串污言秽语。董岩的脸一下子涨红到了耳根……
就在这天晚上,外出回家的秦某刚进小区,早就等候多时的董岩突然冲了过去,挥起手中的刀狠狠扎进了秦某的肚子。他觉得不解气,接着是第二刀、第三刀……看着呼吸越来越微弱的秦某,董岩淡定地走回值班室,打电话向警方自首……
在这个案例中,打小就不被人尊重的董岩平时很不自信,受人尊重、渴望平等的心理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他只能长期以老实、扮好人的面孔来换取周围人的认可。其实这种压抑真实感受的做法,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一旦遇到秦某这类无德之人,他更感到无所适从。而秦某的挑衅伤及了董岩人格上的最痛处。忍无可忍的董岩在心理几近崩溃的情况下,选择了以杀人犯罪的方式来突破自己、找回自尊。在现实中,我们应该格外注意董岩这类总是忍气吞声的“老实人”,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关爱,引导他们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敢于做真实的自己,以免他们在自尊受到严重伤害时产生过激行为。
需求不满、动机受挫经常会滋生攻击、侵犯等犯罪行为。这是西方学者多拉尔德、梅尔、米勒等人提出的挫折攻击理论的主要观点。即当人的某种需要、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说明需求受挫是人之常态。人在需求受挫的情境中,不仅需要自我积极面对、理性寻找合理合情合法之出路,更需要身边的人予以关爱关怀关心,从而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正常需要。
作者:易珈亦木子
设计:贾平杨子
记录平安中国建设好声音
传递法治中国建设正能量
展示过硬政法队伍建设新风采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