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瓦卢比利斯继续向北,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有一座宁静的山城,舍夫沙万。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居民把自己家门口、阶梯和墙壁都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清爽的空气,清新的蓝色,安静的小巷,淳朴的民风,仿似童话般梦幻。
舍夫沙万依山而建,小巷四通八达,不熟悉的人很是容易迷路。车子开不进古城,定好的旅馆派了个小哥来城门口接我们。跟着小哥左转右转一个慢动作,左转右转慢动作重播。。。不多时就被满眼的蓝色晃瞎了眼,都不知道怎么走到旅馆的。旅馆小小的一个门脸,不小心一定会错过,三层楼的小院子,装饰的颇为精致,门口的妹纸很是漂亮。办完手续放下包,急不可耐的走到楼顶看落日,楼顶的露天平台放着茶几和舒服的沙发,四周的蓝墙映着暖暖的阳光,喝着妹纸给现煮的薄荷茶,舒服的都不想出门了。
从露台往下看,一排排蓝色的房顶如同来到了蓝精灵的王国,墙角一群小孩子在踢球,球门是在墙上用蓝色画出来的,看起来萌的不行。孩子们有些穿拖鞋,有些甚至赤脚,可是传球射门过人却颇为熟练,有板有眼的,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无怪乎摩洛哥足球队多次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呢。
楼下忽然传来了美妙的吉他声,原来是小哥闲来无事开始练琴,要么说非洲人民能歌善舞呢,随便拉出来个小哥都弹唱俱佳,挺拔的身姿,俊俏的脸庞,性感的歌声,加上那一脸胡茬,瞬间就把队伍里的几个姐姐妹妹迷的犯了花痴。前台妹纸原来也有一幅好嗓子,清唱的几首,赢来无数掌声。此等时刻,我们文艺能怎能示弱,祭出背了一路的神器优客丽丽,一首JM大神的“Imyours”,也是文艺能唯一拿手的曲子,边弹边唱,旁边妹纸看他的眼神瞬间就多了些柔情似水。。。
工作日里每天早晨都和床铺脱离困难的我和盛姐,一出门旅行就像打了鸡血,恨不得每天早上六点就出门,晚上八点才收工。一方面是迷恋各处美妙的日出日落,流连于每天早晚至多半小时的光线,另一方面,早起扫街(不是去扫大街。。。),赶在大部分喧闹游客之前,才能更好的体验到本地居民的生活。
头天晚上跟前台小妹打听好了去山顶西班牙教堂的路,准备去看个日出,谁想到出门后绕了几个弯,就华丽丽的迷路了,在号称最容易迷路的菲斯都没有迷路,却输给了这么一个小城。无奈只能沿着山势向高处走,终于走出了城墙,看着对面山坡上的西班牙教堂,都想不出来是哪里转弯转错了。眼看太阳已经探出头来,再要绕过去想来是来不及了,就近找一块高处的大石头,误打误撞的发现这个机位也算不错。旁边一只调皮的小猫跟了我们一路,就喜欢在脚边穿来穿去,赶也赶不走。。。
舍夫沙万没有什么固定的景点,随性的到处瞎走走就好,反正满目就是各种蓝蓝蓝,很适合文青小清新的文艺照呢。如此背景自然需要一些人物作为前景才好,可惜穿着本地传统服装的老爷爷老奶奶一看到相机就会摆手,只能拍些背影,回来到博物馆翻了几本画册,发现几位大师拍到的也只是背影,哈哈。
一路被摩洛哥食物虐到不行,忽然发现小旅店里有厨房,试着问问前台妹子能不能借来用,没想到她一口答应,还叫小哥带我们去新城的菜场买菜。说是新城,其实绕几个弯,走出门洞就是。从印度开始,就很喜欢逛各地的市场,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还能看到些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奇异食物。。。
眼见天色渐红,得去早上错过的西班牙教堂等日落了,日落神马的还是需要一个高点才看的过瘾啊。不少本地居民和游客也会来此地休闲,没事还搞个自拍啥的。
黄昏时的风景绝佳,阳光映照下的山城,仿佛小人国一般,谋杀了不少菲林。可惜衣服穿少了,山顶的大风搜搜的,把我冻成了狗,不对,旁边两只汪星人还挺悠然自得的样子,原来我还不如狗。。。恨不得把自己装进那个斜挎的单肩包里面去。。。
华灯初上,映着落日的余辉,透着那么些个不真实。忽然远处近处的宣礼塔,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宣礼声,浑厚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仿佛一个巨大的共鸣箱,除了风声和宣礼声,更无其他的声音,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感慨信仰的力量。忽然想到了当年在EBC,王老师终于爬到山顶,看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不顾寒冷,跪地虔诚的祈祷,听着手机里传出的圣歌,他念念有词,泪流满面,从此江湖人送外号“祈祷哥”。让我等没有信仰的人看了也心生感动。
入夜的舍夫沙万比白日里还要安静,瞄星人几乎霸占了所有的角落。
路灯下的小巷,偶尔露出的人影,简直是文艺范爆棚。不过不建议单身女孩子大晚上的出来闲逛,因为路上人太少,万一遇上坏人呢。。。
世界知名的蓝白小镇,除了舍夫沙万以外,还有突尼斯的西迪布塞,希腊的圣托里尼,以及印度的蓝城焦特布尔。哪个更美些,在不同的人心中也是见仁见智的吧。或者,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人一起,感受到的也会是不同的风景呢。
印度蓝城焦特布尔byMazzy
更多精彩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雨
摩洛哥-阿特拉斯之巅
摩洛哥-瓦卢比利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