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国家,车比人多但从不堵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二战期间,唯一向中国宣战的欧洲小国,如今对中国游客免签!
1/国中之国
在世界的国家之林中,有种尴尬的存在,那就是“国中国”。所谓国中国,是指国家领土完全处于另一个国家领土包围之中的内陆国家(不可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包围中)。普遍公认的是,世界上国中国有3个,即圣马力诺、梵蒂冈与莱索托(也有部分人认为马耳他骑士团也属于国中国),3个国中国中,就有两个位于意大利境内——它们是圣马力诺与梵蒂冈。
梵蒂冈全称“梵蒂冈城国”,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位于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人,大多为神职人员。梵蒂冈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
位于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东部的圣马力诺,总面积61.2平方公里,截止年,人口3.39万。圣马力诺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国家之一,是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的欧洲第三小国。
2/不堵车的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的首都圣马力诺市,位于国境中部蒂塔诺山西坡,依蒂塔诺山坡而建,全市人口约人。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因而旅游事业发达。建于14世纪的圣方济各教堂,是圣马力诺最古老、最富艺术性的建筑,教堂的主祭台上,有十分珍贵的14世纪木刻耶稣像,和建于年小巧而精美的古钟楼。
圣马力诺虽然地狭人寡,自然资源贫乏,但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圣马力诺的财富积累,一大部分都要归功于其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为圣马力诺贡献了超过50%的GDP。如今,圣马力诺的经济形势稳定,失业率低,国家预算结余和没有国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圣马力诺的国民才享有更多的实惠,比如,实行小学和中学16年义务教育制,全体公民享受公费医疗。
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人们,有一个切身而又无奈的感受,那就是,虽然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出车越来越堵。但是,圣马力诺却是个例外。
圣马力诺无铁路、机场和港口,不通飞机和火车,全国交通依赖于总长公里的国内公路。圣马力诺是个汽车拥有量超过国民总数的国家,早在年,全国注册在案的汽车就达辆。圣马力诺的公路(包括城市道路)没有安装红绿灯,虽然车辆众多,但却从不堵车。
他们是如何做到呢?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圣马力诺的城市道路都是单向循环线,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其区域狭小的实际而定的,所以,办法虽好,但是,其他地方是无法复制的。
3/中立国的烦心事
作为国中之国的圣马力诺,没有自己的正规军队,军事上依赖意大利的保护,但是,其国内也有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他们分别是:大议会卫队,主要用于保卫大议会及执政官,作为执政官仪仗队;城堡卫队,主要负责对政府机构常规服务与边境巡逻,保卫议会所在地和执政官的安全;宪兵,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成,负责预防及打击犯罪,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及其财产安全,监督法律与法规的执行等;市政警察,不属于军队建制,但可与宪兵合作,负责管理交通并维持民事、工业、商业、旅游、金融及税收秩序;民兵,16~55岁的公民均可参加,负责参加官方典礼或仪式,在特殊时刻协助宪兵与警察。
圣马力诺国民虽然不实行义务兵制度,但是,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情况下,所有16~65岁的公民,都要应征保卫国家。二战期间,奉行中立的圣马力诺就曾被迫进行过自卫反击,并先后向轴心国与同盟国宣战,换句话说,就是向全世界宣战。
中国作为同盟国的重要一员,也同样收到了圣马力诺的宣战书——这是二战中唯一一个向中国宣战的国家。日本侵华是不宣而战的,圣马力诺对华是宣而不战,他们只是向世界表明自己维护国家主权的态度。
4/向世界宣战,向中国宣战
圣马力诺为何会如此“不自量力”地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宣战呢?原来,这中间发生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
二战初期,人寡兵弱的圣马力诺非常理智地选择了中立,因而,当整个欧洲飞火连天时,圣马力诺是为数不多的世外桃源之地。但是,横冲直撞的军队与战争的炮火是不长眼睛,殃及无辜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
墨索里尼被推翻、监禁后,希特勒派伞兵救出墨索里尼,随即扶持他在意大利北部组建傀儡政权。与此同时,希特勒还派出大军南下,试图进攻罗马,以求重新控制意大利。德军途中要经过圣马力诺,圣马力诺为求自保,向德军绝对不会投靠同盟国。
圣马力诺的自保之举,却引起了英军的误解,以为圣马力诺投靠了德国,为了惩戒圣马力诺,英国空军于年6月26日对圣马力诺进行“无差别轰炸”,造成至少35位圣马力诺公民遇难。无端受到德军骚扰与英军空袭的圣马力诺不干了,我明明表明了中立,你们还来捣乱,伤我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7月5日,圣马力诺做出一项在他人看来非常疯狂的决定:同时向英德两国宣战!按照当时的惯例,向同盟国、轴心国中的任一一个国家宣战,便等同于向集团中的所有国家宣战。当时中国属于同盟国,圣马力诺与英国为敌,就等同于向中国宣战!
5/引火烧身,两个月被“灭国”两次
其实,圣马力诺只是个受意大利保护的弹丸小国,并没有自己的正规军,除起礼仪作用的大议会卫队和负责治安的警察外,全部军事力量,只有名受过普通训练的民兵和几十条步枪。因而,圣马力诺对两大集团的宣战,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圣马力诺的宣战书一发出,无异于引火烧身,让英德两军又重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