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历史 >> 正文 >> 正文

微专题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1/8/13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运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污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年全线贯通。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共同的影响。

(3)推测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知其地——在哪里

图示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输出区为我国新疆地区,经济落后,天然气资源丰富;输入区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能源资源匮乏。

二、审其问——答什么

本题共有三问,第(1)问考查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第(2)问考查该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产生的影响,此两问属于递进式设问,正确回答第(1)问是解答第(2)问的关键。第(3)问考查冬季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地理实践力这一学科素养得到充分体现,考生需联系相关地理环境来作答。

三、析其材——用何答

第(1)问,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加重铁路运输的负担。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2)问,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能够缓解上海、广州的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第(3)问,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大风天数多,可能遇到多风沙天气;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等。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资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北煤南运占用大量运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

(2)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3)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工程建设不利等。

感觉对你有帮助别忘了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