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调护:一、洗澡:可以冲掉皮肤表面的细菌、病毒、过敏原等刺激物,并且给宝宝的皮肤充水。1.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推荐在37摄氏度以下,最好在30摄氏度左右。2.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就行,不要超过20分钟3.不要使用肥皂,沐浴露可以使用,但是只能用到没有湿疹的皮肤处,也不要每天都用,使用中性的沐浴露,选择无泪配方(Tear-Free)的,防腐剂尽量少的。4.不要给宝宝擦澡太用力。5.洗完澡立即给宝宝蘸干,不要用力擦干,当皮肤表层感觉润润的时就要给宝宝涂上激素软膏和保湿霜。如果皮肤炎症特别重的时候,可以不用擦。二、避免接触过敏原:1.温度:通常在22-26℃之间,具体温度根据自家情况定,目的是让孩子不出汗。2.湿度:建议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3.远离过敏物质: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毛屑、花粉、霉菌等。家里面有地毯、挂毯、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的要注意。4.衣服:建议使用纯棉、宽松、透气、无领宽口、单色、无拉链的衣服,减少孩子衣服对皮肤的刺激,减少出汗。另外,看护者抱孩子时,也要穿无领、纯棉、没有拉锁的衣服,避免刺激孩子皮肤。5.干净而不是无菌。6.无烟环境。三、忌口:不可仅凭过敏原检测结果,明确和湿疹有关的食品后,再进行忌口。对于诱发和加重湿疹的食物,应至少忌口6个月。治疗:一、保湿剂的使用:1.选择原则:①选择软膏或者乳膏/霜,不要选择洗剂;②不含香精的;③防腐剂和添加剂少的;④大品牌的;⑤给孩子试用后没问题的2.次数:至少2次,可以用到每日4-5次,发现孩子皮肤一干就涂抹,效果更好。3.如何涂抹:把保湿霜弄到手掌里,双手互相搓几下,把保湿霜弄软,之后在皮肤湿疹处,从上到下的涂抹保湿霜,不要上上下下的来回揉,不要画圈揉,以免刺激皮肤。建议把保湿霜涂得厚些,这样更有保湿锁水效果。4.等湿疹完全好了,最好也每天一次的使用,如果在南方或者湿度比较大的地区,不涂抹皮肤也润润的,那就不要涂抹了。二、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湿疹1.种类选择:尽量用低等级的激素软膏。2.不同部位激素的选择:对于面部、会阴、皮肤皱褶处,因为吸收率高,建议使用弱效和最弱效的,对于躯干、四肢,可以使用中效、弱-中效的。3.用量:从标准包装软管挤到食指指尖的外用药的剂量,可以涂抹自己两个手掌范围的皮肤。4.激素总量:建议对于婴儿,每月用量小于15g,对于儿童,每月用量小于30g。如果孩子湿疹严重,用量可以增加。5.使用频次:刚开始,湿疹严重时,每日可以使用2次;随湿疹好转,可以减为每日1次;等变成轻度湿疹时,可以每周使用2-3次。6.疗程:建议对面部连续使用激素软膏最好不超过2周,会阴部连续使用激素软膏最好不要超过1周,躯干四肢一直用到好就行。建议使用激素软膏一次性的把湿疹治疗好再停,不易复发,如果已经超过使用疗程,湿疹还不好可以间隔使用,并到皮肤科就诊。7.副作用:规范使用激素软膏不会出现副作用。三、抗生素软膏:适用于有皮肤感染(出现化脓、脓包)的湿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所以,推荐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治疗,每日2-3次,到没有感染表现的时候停用,可使用1-2周时间。四、激素、抗生素、保湿霜如何一起使用:推荐先使用激素软膏,之后15分钟使用抗生素软膏,之后15分钟再涂上厚厚的一层保湿霜。五、抗组胺药的使用:对于瘙痒明显的儿童,可选用抗组胺药止痒,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比如西替利嗪滴剂或者氯雷他定糖浆。1.西替利嗪滴剂:●6-12月龄:2.5mg每天1次;●12月-2岁:2.5mg每天1次;最大量是2.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2-5岁:开始时2.5mg每次,一天一次,可增加到2.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或者5mg每次,每天1次。●≥6岁:10mg每次,一天1次,或者5mg每次,一天2次(间隔12小时)。2.氯雷他定糖浆:●2-5岁:一次5mg,一日1次;●6岁及6岁以上:一次10mg,一日1次。七、湿裹疗法:可以把激素和保湿霜封包在内,让其效果更好。还能减少水流失,阻挡外界刺激源进入皮肤,减少抓挠。具体做法为:给孩子洗完澡后,涂上激素软膏和保湿霜,之后给孩子穿上湿裹服,之后在外面再套一件干衣服,一次湿裹的时间可以是几小时,也能是整夜都裹着,让孩子睡觉。注:不要大范围使用中强效激素。八、中药治疗:证型证候特点治法方药风热蕴肤以红斑、丘疹为主,可见鳞屑、结痂,渗出不明显,发病迅速,自觉瘙痒剧烈。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疏风清热,化湿止痒消风散湿热浸淫以潮红、肿胀、糜烂、渗出为主,可见丘疹、丘疱疹、水疱;自觉灼热、瘙痒。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以淡红色红斑、丘疹、丘疱疹、少量渗液为主,可见皮肤肥厚;自觉瘙痒,可伴有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健脾利湿,祛风止痒除湿胃苓汤血虚风燥以肥厚、鳞屑、苔藓样变为主,可见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舌淡红,苔薄、脉弦细。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四物消风饮九、中成药治疗:1.健脾渗湿颗粒:1-3岁,每次1/3包;3-6岁,每次1/2包;6-12岁,每次2/3~1包,每天3次。用于脾虚湿蕴证。2.防参止痒颗粒:1岁以内,每次1.5g;1-5岁,每次3g;5岁以上,每次6g,每日3次。用于风湿热。十、外治疗法:1.中药水煎外洗:适用于仅有潮红、丘疹,或少许水疱,而无渗液时,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白鲜皮、黄柏、地肤子等煎汤温洗;若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时,可选用清热解毒收敛的中药黄柏、生地榆、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外洗并湿敷。2.三黄洗剂:外敷患处,每日3次。适用于仅有潮红、丘疹,或少许水疱,并无渗液时。3.青黛膏:外擦患处,每日3次。适用于渗出减少时,外涂可保护皮损,促进角质新生,消除炎症。十一、针灸疗法:1.体针:取穴曲池、阴陵泉、血海;配穴取大椎、丰隆、委中、合谷、神门、脾俞、胃俞、膈俞、三阴交等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曲池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2.火针:病变局部常规消毒,将火针在乙醇灯上烧红后迅速点刺局部,重点点刺红斑、丘疹、水疱及苔藓样变局部。隔日治疗1次。3.耳针法:取穴肺、脾、神门、肾上腺、皮损相应区。每次选以上耳穴3~4个,毫针刺,中等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左右交替取穴。4.艾灸法:主穴为患处阿是穴;配穴取曲池、血海、合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点燃艾条,施灸时以温热感为度,采用回旋灸法,切忌灸起水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