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重大节日 >> 正文 >> 正文

皮肤痒,可能是冬季过用暖气造成的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1/7/13
书山有路勤为径

“皮肤瘙痒之血虚生风证”,在四川地区,地处盆地,阴冷潮湿,这种证型的皮肤痒其实并不多见,就算体质偏血虚患者,也多夹有脾气虚、阳虚、寒湿痰饮等,同时出现,构成一个相对复杂的病机。今天,讨论的是一个兼有血虚生风类型的病例,是一个复合型病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地方。

很多皮肤瘙痒、痒疹、湿疮、荨麻疹等以痒为典型表现的皮肤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从风论治,风性善行而数变,常常发生在机表,很多时候在春季发作,抑或是过敏性的瘙痒。

皮肤瘙痒这类疾病,多数情况下,不仅仅与风邪有关,风邪仅为表象,还常常与湿邪相关,与正气不足、阳气亏虚有关,所以,我们多从脾胃寒湿兼外受风邪论治,无论是皮肤痒、荨麻疹、风疹、湿疹等,都可以得到极大缓解或者痊愈。所以,《局方》消风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样的方剂名称,更为有名的消风散见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陈实功的消风散治疗层次就更深一层次了,到了血分,并且体现一句很有名的医理,由明朝伤寒大家李中梓率先提出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其实,皮肤瘙痒性疾病是有病情轻重与层次深浅之别的,轻者,层次只在皮肤表面,重者则深入血脉,所以,从理论上说,可分为皮肤、肌肉、血脉三个层次,最表浅的层次,疏风解表即可,中等层次,解肌发表、渗利湿邪即可,而到了营血分,就不仅仅要清热凉血,还要祛风透热,夹有湿邪的还需要利湿化浊。

所以,其实到了血分的热毒所导致的皮肤瘙痒,因为层次比较深,所以,这种皮肤瘙痒比较顽固,经常反复发作,多数夜间瘙痒明显,伴有皮肤干燥。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一天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不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很多阴虚血虚体质的人,或者脾虚湿浊较甚者,容易因长期的生活饮食作息不规律,导致体内痰浊邪气等内陷入血分,秋冬之时内伏营血分,到了春季,邪气被升发的阳气引动,有些患者就会表现出皮肤瘙痒的症状,有些不表现,仍潜伏于体内血分,待日后发作,不是不发,时候未到罢了。

今天见一患者,肛周瘙痒,夜间明显,外用药物可以缓解症状,观其舌脉:舌胖尖瘀点,颜色不深,苔白根厚腻,脉右寸弦关尺沉不清,左沉不清弱,可以看出患者有明显的气虚夹湿浊的情况,又因为患者之前不发,今年开始用暖气,就出现皮肤干燥、肛周瘙痒的症状,这就是典型的外源性暖气,影响到了体内血分,间接造成了营血亏虚,血虚生风,当然,其累积点不在全身,而是湿浊下注的位置,肛周最为明显,所以,本病以脾虚夹湿为主,但又有外源性温气引动,造成血虚生风,所以,治法上健脾除湿以外,稍佐一两味血分药,以治血养血,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

药后患者肛周瘙痒缓解,不过,患者因食少量腌卤制品,病情又反复发作。所以,忌口对这类疾病尤其重要。忌食生冷黏腻、辛辣腌卤制品、海鲜发物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冬日减少暖气的使用以及降低暖气的温度,适量用中药调理一下身体,然后可用食疗,补充气血,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袁哲鸣中医师中医学硕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喜欢专研学习中医经典,业余爱好书法、看书、写作,热爱运动,篮球、足球,憧憬充满激情的生活,热衷于追寻富有创造力的人生。Seeyounexttime!

如有想通过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以及有关治病养生保健的问题咨询,可加本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