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之四
年2月8日下午4点多钟,经过30多个小时的旅途劳顿后,我与陈朝明、张飞一起到了FrienbelEstate办事处。
FrienbelEstate办事处,在莱索托首都——马塞卢,是麦特隆大坝项目部创业前期的临时之“家”,条件十分艰苦。
麦特隆办事处所在地——FrienbelEstate小区,小车所在位置为第13栋门前
当时,麦特隆项目在FrienbelEstate小区租了4栋别墅作临时办公与员工住房,分别是第7栋、13栋、25栋、28栋别墅,每一栋的户型都一样,都是4室2厅3卫1厨1车库1花园。
第7栋在后面一排,是监理工程师们的住房;前排第13栋、25栋与28栋分别是麦特隆项目部的临时办公场所兼员工居住场所。
第13栋与28栋的客厅、餐厅均为办公用场地,其他房间以及第25栋整栋(包括客厅)全部住满了员工。
FrienbelEstate小区,是马塞卢有名的高档小区,环境与安全管理都是Numberone。
从小区入口到小区尽头约米左右,分上、下两条入户道路,分别通往上、下两排别墅群。第一排别墅,正门面对着入户道路,道路的上方是山体;第二排别墅,正门面对着第二条入户道路和第一排别墅,后花园以下是山体。
第一排从第13栋起,到最后一栋,共有20多栋同一规格同一户型的别墅。
小区内各家各户自家门前的花和菜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每一栋别墅及车库都与门前的道路相连。从山顶往下看,两条入户道路就像两根结满了瓜的藤,每一栋别墅就像一个个结在藤上的瓜。
小区入口到第13栋之间,有一个缓缓的小坡,第13栋就坐落在小坡顶处,距离小区入口约米左右,与第25栋、28栋,都同在第一排别墅群。
小区内的别墅都是前、后错层式建筑——客厅与厨房及小餐厅,都是借山体坡势形成错层建筑。前、后错层之间的过道有公用卫生间和洗漱间。厨房右侧有1个车库和1个带卫生间的独立房间。客厅的后面有1个小花园,可种花、种菜和烧烤。
FrienbelEstate小区前排别墅入户道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小区的尽头。
第13栋是我们麦特隆项目部的临时首脑机关所在处,客厅里摆了六个工作台和一个打印区间,作为麦特隆大坝项目部的临时办公区。项目部行政办、合同办、人事办等都挤在这个20几平米的空间里办公。
小餐厅与厨房是项目部的临时食堂,车库里摆了一个大圆桌,成了临时餐厅,办事处几十号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在第13栋这个小厨房里完成烹饪,我们的大厨,也是从国内请来的一级厨师。
客厅顶上的二楼,是一个带卫生间的主卧室,住着3个女生,这充分体现了女士优先的风格;三楼原来住着2个年轻帅哥;餐厅与厨房顶上的二楼是1间次卧,这便是项目经理宋总的卧室兼临时办公室。
25栋住的人最多:李总、张总、邓总、老陈总,还有一批年轻帅哥,共有十几个人。
28栋也是住宿兼办公两用,客厅是项目部技术办、机电办、财务办的临时办公室,厨房设置为临时娱乐室,摆了一个自动麻将机,每天晚上在这里参战与观战的人们将这里挤得满满的,笑声与欢乐声不断从这里传出,总要在这里热闹一阵子。餐厅里则放置了各种办公用品,如打印纸、打印墨盒以及机电办采购的一些小件设备物质。二楼与三楼分别住着几个项目副总和一对年轻夫妇。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
陈朝明、张飞和我属于项目机关行政人员,安排到了FrienbelEstate办事处。
蹇勇与周三军属于前方施工管理人员,他们被直接送去了前方临时营地——Macharqi(马恰奇),一所独立别墅民宅。
我有幸住进了第28栋车库旁、带卫生间的独立小房间。房间虽然小点,却非常实用、方便,我很喜欢这个小空间,对于喜欢很晚睡觉的我来说,不至于影响他人休息。
我和我的28栋
我和27栋的邻居在一起
刚放下行李,热情的老陈总就给我送来了新员工生活用品——床上用品与洗漱用品。
老陈总叫陈静余,大家都叫他“老陈总”(称“总”是国际项目中方员工们之间的一种尊称,大学生们几乎对所有年长于他们的人,都会在其姓或姓名之后冠一个“总”字。于是就有了许多的“刘总”“王总”“邓总”和“李总”……)。
老陈总英语专业毕业,原为湘潭市某中学英语老师,九十年代初,水电八局成立国际部时(后改为国际公司)对外招聘了一批英语专业人士。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陈静余,被招聘到了水电八局国际部。他先后参与过巴罗塔项目、沐诺项目、加纳项目的后勤与行政管理工作,有很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和对外协调能力,处事热情豪爽、乐于助人,内退后返聘于麦特隆项目,任行政办主任。由于工地医疗保健工作归属于行政管理范围,所以“老陈总”,就是我的直接上司。
吃完晚饭,老陈总便带我去看我的第一个病号——谌卫兵。
谌卫兵来自加纳布维项目,在加纳时曾因感染疟疾,多次发病,来到麦特隆项目后,这是第1次复发。这次复发好几天了,由于当地没有疟疾病,所以在缺医少药的莱索托,也就更难找到治疗疟疾病的药品了。
因此,在我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2月6日晚上,宋总紧急拨打国际长途电话,告知谌卫兵疟疾复发情况后,让我从国内购买治疗疟疾的药品带过来。
我跟着老陈总、邓总(邓宏)一起来到谌卫兵房间。
连续几天疟疾复发,发热与寒颤交替出现,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当时谌卫兵正在发烧,精神状态很差,测得体温38度多,面部发红,结膜充血。问知还有咳嗽、口渴,喜凉饮,食欲下降等症状。每天规律性发热2-3次,下午尤重,寒颤厉害时要盖2-3床被子——典型的“打摆子”症状。
了解病情后,准备将从国内带来的“青蒿琥脂”注射针剂,给他用上。然而却突然发现没有输液器。
当时,医院还没有开始建,医疗设施没有到位,随我们带的输液器与其他药品都被海关扣下了,好在这几大盒“青蒿琥脂”放在了我自己的行李箱里,用衣服包裹着,才没有被机场海关发现,否则也难逃被扣留的命运。
没有输液器又该怎么办呢?
还是“老陈总”有经验、有办法。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老陈总找来一辆皮卡车,将我和老邓总、谌卫兵,直接送到了当地华人医生陈邦忠的私人诊所,在那里为谌卫兵输液。
也许是药物对症了,谌卫兵当晚的体温控制得很好。体温很快降到了正常。
我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然而,还处于新奇与兴奋状态的我,却无法正常入睡。
室外凉爽的晚风徐徐软来,清馨的空气令人神清目爽。我悄悄地来到户外的路边,只见项目部一些年轻人,正在室外做运动。他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做俯卧撑、还有的在做原地跑,就连老陈总也在竞走……。
于是,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这个锻炼队伍的行列中。
初到莱索托的我,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贪婪地感受、体验着周围的一切,在麦特隆项目部这个大集体中,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
FrienbelEstate小区内,这块位于25栋与28栋之间的空地,是项目部年轻人晚上锻炼的场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