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讯员王济林本刊特约记者/林森
刘杰
中国水电八局高级技师
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技术能手”“工程局标兵”等称号。年,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授予“大国工匠”称号,并作为中国电建集团唯一代表受邀观摩中国工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暨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
与赤道相交的印尼苏门答腊岛,扼守海上丝绸之路要道,既是历史上曾吸引无数探险家接踵而至的“黄金岛”,也是自然风光旖旎的现代旅游目的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世界第六大岛屿,如今常因电量供应不足而“黯然神伤”。
苏门答腊岛
7月,苏门答腊岛的明古鲁省,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八局”)的高级技师刘杰和同事们奋战在明古鲁火电项目的工地上。待项目投产运营后,当地缺电的现状能得到极大改善,苏门答腊岛将从“缺电岛”蜕变为“光明岛”。
明古鲁火电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自己的事情做完了,我会去看别的工种”
刘杰的父亲是中国水电八局的老员工,年刘杰顶职上班,一干就是31个年头。从中国水电八局常德汽车大修厂钳工班的钳工学徒做起,刘杰不断磨砺技艺与本领。
刘杰从莱索托载誉归来,获得中国水电八局标兵称号
对待工作,刘杰时刻保持着饱满的求知欲与创新热情。“自己的事情做完了,我会去观看别的工种,别人需要帮忙的我就去帮,因为中国水电八局一直倡导一专多能。”刘杰回忆,在常德汽车大修厂时,他熟练掌握了电焊工、车工、镗工、刨工等工种的技能。在五强溪水电站工程,刘杰被分配到金结班,他为此买了钣金方面的相关书籍,晚上刻苦钻研各种放样。
刘杰发明的“管道快速对接法”为泵站管道快速安装立下赫赫战功
凭着坚持不懈的技术探索和追求极致的工艺创新,刘杰陆续被授予“湖南省优秀技术能手”“工程局标兵”等光荣称号。年,刘杰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称号,并作为中国电建集团的唯一优秀工匠代表受邀观摩中国工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暨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
刘杰自制的“自动洗车系统”在工作
“如果让他造飞船,我相信也一定飞得起来”
从年承建巴基斯坦的巴罗塔水电站,到如今国际项目遍布亚非拉美三大洲30多个国家,中国水电八局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道路上始终步履不停,这也让一身技能的刘杰有了走上国际舞台的机会。
中国水电八局承建的麦特隆水坝工程
年1月12日,中国水电八局中标承建的麦特隆水坝正式开工,刘杰开启了与莱索托六年的不解之缘。由于莱索托是完全被南非领土环绕的国中国,商业不发达,许多设备物资需要到南非才能采购,这给麦特隆工程施工建设增加了难度。刘杰执掌的金结车间,最初能调配的只有一台车床、一台钻机和几个千斤顶。
面对资源有限的工作环境,刘杰用创新创意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考虑到采购一台25吨的启闭机只能用一次,刘杰便利用项目部一台3吨牵引力的卷扬机,通过加工改造后满足了25吨启闭机的下闸要求,最后顺利完成了导流洞的闸门封堵;麦特隆项目PVC管的人工破管进度赶不上高峰期开挖的需求,刘杰便制作了一台PVC管自动破片机,将原由人工破管的功效提高了近20倍。像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明,刘杰在莱索托做了20多项。
莱索托麦特隆大坝举行工程下闸蓄水仪式
麦特隆大坝蓄水后,因需实施应急营救,需要一艘金属材质的快艇。大家找遍莱索托市场,竟空手而归。虽然从没有接触过造船,但刘杰还是开始悄悄打造成功了麦特隆湖的“第一船”。麦特隆项目经理刘细军说:“项目上就没有刘杰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让他造飞船,我相信一定也飞得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莱索托,还有一座特别的“刘杰桥”。起初,麦特隆水坝原设计为开敞式滚水坝,坝顶无交通功能。见到两岸村民要绕道几公里到达对岸,刘杰用12天就完成了坝顶桥预制梁的架设,为麦特隆两岸村民连接起了“便民桥”。为此,中国水电八局将这台简易架桥机命名为“刘杰架桥机”,同事们则将大坝上的桥称作了“刘杰桥”。
以刘杰名字命名的“刘杰架桥机”正在工作
刚到莱索托时,刘杰发现当地几乎找不到具备基础能力的技工。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于是他在当地招收了30多个非洲徒弟。“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语言不通,但我们后来渐渐克服障碍,不仅教他们技术技能,还教他们中国话。”刘杰说,这群非洲徒弟成了好帮手,在架桥机和输水管安装上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这些徒弟已成了当地公司争相聘请的高级技工。
刘杰带着非洲徒弟安装自制的“破管机”
年,莱索托严重干旱,全国进入缺水紧急状况。麦特隆水坝提闸放水,一湖清水缓缓流向首都马塞卢及周边5座城市的千家万户。年底,美国工程管理协会将当年“优秀基础设施奖”和“优秀国际项目奖”颁发给了麦特隆水坝工程。
“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我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
今年初,刘杰转战印尼明古鲁火电项目。明古鲁火电项目是中国电建在印尼市场化竞争条件下获得的第一个火电投资项目,也是明古鲁省目前最大的投资建设项目。项目投产运营后,将大为改善苏门答腊岛缺电的现状,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明古鲁项目提前实现浇筑第一方混凝土节点目标
目前,明古鲁火电项目已经完成了地下工程的建设,主体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由于水电与火电在各项工艺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刘杰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与尝试。每天下班后,刘杰发挥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拼劲,认真钻研新技术与新技能,渴望在明古鲁项目再大展身手。
刘杰为印尼员工讲解焊接问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水电八局国际业务迅猛发展,形成了东南亚、南亚、西非、南非、南美、中东六大海外市场布局,承建工程70多项。为此,刘杰已经做好了长期驻外的心理准备,“能走出国门,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我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刘杰说,“技术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我会‘活到老,学到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下求索,勇敢前行!”
编辑:向雯
审核:李卉嫔
主编:邓灼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
共享共赢·诚邀订阅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邮发代号:6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