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病位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少数累及外阴,临床表现以局部皮肤潮湿瘙痒、红斑、丘疹、糜烂、脱屑为主要特点,患病时间长久的肛门周围皮肤可增厚、粗糙,呈暗红或灰黑色,犹如苔癣,有时可发生皲裂,使瘙痒变得更加厉害或出现疼痛,肛周湿疹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因其病变部位特殊且病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肛周湿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应用的药物有抗组胺类药物、钙剂及硫代硫酸钠、抗生素、镇静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短期症状控制情况较好,但长期应用易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角化增厚、免疫功能降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肛周湿疹,并取得的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为您简单介绍中药熏洗坐浴疗法。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是将中草药煎液,利用中药蒸汽和药液熏蒸、外洗患处以促进病变部位恢复,达到治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常见的外治法之一。中医认为肛周湿疹病因总为先天禀赋不耐,外感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脏腑蕴毒,浊气下降,尿粪浸渍;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所致,故所用药物多以清热解毒、祛湿凉血、活血化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为主。
作用机制01中药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煎煮后的蒸汽和药液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氨基酸、苷类、鞣酸和各种微量元素等,可以抑制湿疹发生过程中的相关变态反应,减轻湿疹症状,中药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止痛作用。另外,中药的挥发油和芳香成分具有促透皮作用,中药挥发油中的烯类化合物作用于皮肤可以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02温热作用使用温水熏洗患处,局部皮肤皮温增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运行和淋巴循环,能有效消除水肿,加强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热力还可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断原有病理反射。由于肛周病变部位特殊,外用熏洗也可以清洗掉残余粪便和一部分分泌物,保持患处清洁,避免因病变部位的分泌物、渗出过多加重病情。用药液熏洗浸泡患处还可以软化痂皮等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和患处痊愈,缩短治疗时间。
03经皮吸收作用熏洗疗法属于经皮给药方式的一种,药物可经皮肤吸收,对局部及全身发挥治疗作用。药物经皮吸收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的损害,给药方便,提高药物利用度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将药物通过熏洗途径给药,药效直达病所,加之温热蒸汽刺激人体经络孔窍,作用于经络、传入脏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具有方药灵活、起效作用迅速、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我院使用苦参洗剂治疗肛周湿疹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熏洗坐浴要遵医嘱进行,水温不应过高,坐浴的时间也不应太长,否则反而容易加重患处的病情。
专家介绍
知名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
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辛学知,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山东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
医院院长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
医院访问学者
日本高野病院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
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擅长:
顽固性便秘、肛门直肠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功能性盆底疾病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阴道瘘、直肠脱垂、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及重度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良性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术后中医综合治疗。
出诊事宜:
知名专家门诊:周五上午(门诊楼3楼知名专家诊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门诊楼2楼肛肠科诊室)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