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交通 >> 正文 >> 正文

变ldquo破窗rdquo为风景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0/5/15

昭通市镇雄县乐利村的美丽“嬗变”(上)

变“破窗”为风景

[导语]

绿意盎然,溪水潺潺,美丽乡村入画来。看到如今昭通市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的美景,您也许想不到,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土墙瓦屋为主,垃圾靠风吹,道路污水流,群众抱怨多的贫困村。是什么让这个小山村在短短两年间摇身一变,成了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新村呢?让我们一起去探访。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雨河镇乐利村是革命老区,村子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年前,全村有户贫困户,贫困人口人。

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顺书

以前乐利村的条件相当恶劣,特别是老百姓的收入都是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活,特别是在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相当困难。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群众收入渠道单一,贫困人口多,加之村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也很突出。

乐利村村民

原来什么环境卫生,垃圾顺着河沟倒。

一段时间以来,村民普遍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村内事务漠不关心,垃圾随处扔,污水随意排,邻里关系紧张。这一切,形成典型的"破窗效应"。为改变这一状况,县、镇两级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开始"补窗"工作。

镇雄县雨河镇党委副书记邓云:

结合了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风貌改造还有镇彝威革命老区三年行动计划等开展工作

各项工作由县委书记挂钩,围绕村庄有发展、有变化,群众有收入、有保障,环境有文明、有和谐,全县有样板、有标杆的"八有"目标,从基础设施、村庄规划、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多规合一",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成立专业保洁队伍等,逐一补好"破窗"。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乐利村土墙瓦屋、泥泞烂路、垃圾满沟、污水四溢现象不见了。记者在村中看到,盛夏的乐利村,青山环绕,溪水潺潺。一排排红瓦、白墙、翘檐民居错落有致,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为民服务站、老年活动场所、小超市、电商服务等公共设施和服务网点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篱笆围栏,园内栽种各种蔬菜、果树、玉米甚至花草。村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乐利村村民:

以前没有地方跳舞,以前这些路太烂了。穿上鞋出来的全是泥,就没有机会跳舞,现在这个弄好了以后,我们每天都来锻炼一下,每天都来跳舞

乐利村村民: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这帮娃娃些这两所学校。特别幼儿园现在那么高一个的小孩有幼儿园读了,医院这些看病方便。还有这个娱乐场所,晚上可以到公园散散步。又可以在老年协会下象棋,跳跳舞。确实是有很大的变化了,跟城市差不多了

乐利村的变化不仅仅在村容村貌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产业、劳务输出等措施,年全村整村脱贫出列,成为全县脱贫攻坚示范村。

镇雄县雨河镇乐利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王顺书

以前乐利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元左右,现在通过打造以后啊,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上。

[编后]

环境之变产业之变观念之变

绿水青山四周绕,红瓦白墙换新颜,乐利村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随着村容村貌发生变化的,还有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从环境治理上的"要我做"到"我来做",从制度上的强制要求,到爱护环境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明天我们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t/3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