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共和国,国歌为合编曲,分别是《上帝保佑非洲》和《南非的呐喊》。南非的首都有三个,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茨瓦内),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立法首都开普敦。内陆国家莱索托(首都马塞卢)为南非围绕,斯威士兰(首都姆巴巴内,草裙舞节最为有名)三面为南非环绕。南非货币南非兰特,国花为帝王花。
南非被称为“彩虹之国”,五颜六色形同调色板。开普半岛的好望角,被称为“西方海上生命线”。大西洋上,爱德华王子群岛为南非领土。南非宣称在岛上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南非的“花园”——东部沿海平原,南部沿海平原,西部沿海平原,共同组成了其平原地带。内陆多为高原,平原高原之间是德拉肯斯堡山脉,南非最大最长山脉,祖鲁人的家园,阿非利卡人将其称之为龙山山脉。卡拉哈里沙漠部分属于南非。
南非属于缺水国家,最主要的河流有奥兰治河(橘河,非洲第五位)和林波波河。林波波河是南非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的界河,后流入莫桑比克进入印度洋。奈斯那湖是南非最著名湖泊。
龙山山脉享誉世界,因风景秀丽和桑人岩画,有南非小瑞士之称,是世界文化遗产。其著名景点为金门,一天然巨石如龙山大门,这里曾发掘出恐龙蛋化石。龙山大断崖上,“上帝之窗”俯览天下。龙山岩画中出现最多的是大羚羊。龙山纳塔尔国家公园,漫山遍野的帝王花在此生长,盖图拉瀑布在此流淌。盖图拉瀑布落差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
世界六大花卉王国中,南非面积最小,却能“睥睨群芳”。南非“花花世界”,开普半岛最为突出,被称“开普植物王国”。国花帝王花又称菩提花、龙眼花,花魁巨大,属世界名贵花卉。帝王花“久开不败”,生命力强,存活期可达百年。卡拉哈里沙漠中,“有生命的石头”——生石花(石头玉)别具特色。
南非是芦荟的故乡,生命力顽强极为耐旱,知名的开普芦荟又称好望角芦荟,高度可达六米,芦荟护肤品为南非游客必选特产。变色茉莉又称番茉莉,第一天深蓝,第二天变浅,第三天退白,被称“昨天、今天和明天”。植物活化石——桫椤(蛇木),生命力亦强,蕨类植物中唯一木本植物。
南非,野生动物的天堂。克鲁格国家公园,相当于英国面积,是非洲最大国家公园。其创始人克鲁格,“南非共和国”总统,年建立南非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非洲“五大”在克鲁格都可看到:大象、狮子、花豹、犀牛和大水牛。南非货币“兰特”就以五种动物为主图案。
非洲主要道路网根据大象足迹而建,非洲象一天有16个小时采集食物;非洲狮长长的鬃毛为吸引雌狮而生,一天20个小时的睡眠堪称最懒的动物,因其心脏很小无法长途奔袭,合作狩猎最为常见,非洲狮是猫科动物中唯一能真正发出吼声的动物,“狮吼功”可达八九公里。
南非黑白犀牛是河马和貘的近亲。白犀牛(方吻犀)体形仅次于大象,靠扁平唇部啃食地草,视力很差性情较温和。白犀牛皮肤灰色或棕色,“白”因其原始称谓荷兰文“weit”,误读为“white”所沿袭。黑犀牛(长吻犀或尖吻犀)体型较小,常用稀泥保护身体防虫叮咬,故名“黑”犀牛。黑犀牛脾气暴躁,以奇特声音进行交流。
“非洲五大”最难捕捉的动物是花豹,速度敏捷记忆超群,却是一种非常害羞的动物。野水牛与家养水牛相差无几,外表温和却脾气暴躁,是五大动物中最危险的动物。除此之外,非洲动物有非洲小羚羊、袖珍小猴、非洲企鹅、鸵鸟、狒狒等。
非洲企鹅,为斑嘴环企鹅或称黑足企鹅,模样娇小可爱,叫声却像驴,个个大嗓门,又称“驴叫企鹅”。作为濒危物种,南非人在开普敦西蒙镇主路开辟“企鹅通行专用”通道。
非洲鸵鸟,眼睛非常漂亮,长睫毛加“三眼皮”,脖子可转动度。鸵鸟很糊涂,对产蛋数量没有概念,养鸵鸟人常偷偷拿走几个蛋,鸵鸟便会接着下。南非大力发展鸵鸟养殖,世界85%鸵鸟制品由其提供,奥次霍恩为“鸵鸟之都”。
南非亦是“黄金之国”、“钻石之国”,为非洲的聚宝盆,被誉为“世界非燃料矿藏的波斯湾”。南非黄金储量近2.5万吨,为世界最大黄金开采国和出口国。现黄金产量螺旋下降,居中国、澳洲之后。
古希腊人认为,钻石是上帝的眼泪;罗马人认为,钻石是坠落的星星碎片;科学家认为,钻石是历经上千万年时间地幔中碳粒子晶化产物。南非钻石,由其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决定,地壳作用激烈处所产宝石最多。南非所在非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先浮出水面的两块古老大陆之一。半个世纪前,“钻石之乡”南非,钻石产量曾居世界首位,金伯利钻石享誉世界,目前世界排名第五。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有一“大矿脉大街”,不远有一处“乔治·哈里森公园”。百年前这里发生的一件事,使其魔幻般造就了高楼林立的约翰内斯堡,并使南非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黄金国”。由此树立起一座雕像: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左手持一柄矿镐,右手高举一块矿石。
澳大利亚人乔治·哈里森1886年发现南非金矿脉的故事很有戏剧性。据载,他曾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碰过运气,随后又浪迹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同许多淘金者一样,哈里森最初在南非的日子里不仅没有圆了黄金梦,还常常被一种貌似黄金的黄铁矿石所愚弄。被这种人称“傻瓜黄金”捉弄过几次以后,变得有些心灰意冷。1885年底,他决定与朋友一起去巴伯顿再碰碰运气。或许是为了赚几个小钱,他在半路上停下来帮一家农场建造房屋。
1886年3月第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哈里森坐在农场内一座小山山顶向下张望。山下那座新建房子就差铺上波纹铁屋顶了,哈里森计划当天就完成铺顶,然后向主人讨一瓶白兰地酒高兴一下。想着想着,他站起身来,快步向山下走去。没走几步,他便“扑通”一声被草下一块砾石绊得向前栽去。哈里森边骂边挣扎着站起身来,回身在草丛中捡起那块将他绊倒的石头向下砸去。似乎还不解恨,他抬起脚来要将碎石踢向远方,但那只脚却不由自主地停在了半空,其中一块碎石正挑逗般闪烁着金光。哈里森条件反射般想到了数次令他扫兴的“傻瓜黄金”。“黄铁矿,你再也骗不了我了!”他大叫着。尽管如此,他还是捡起了那块矿石,斜对着阳光反复端详。他越看越激动,“上帝,这回真是黄金!”
他用手扒开草丛捡起另外的碎石,然后双手捧着矿石跑下山去。“你快来看看这个,”他激动地唤来淘金老友沃克。沃克将矿石从各个角度审视一番后,嘴中吹出一声表示惊喜的口哨。“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富的金矿石,你从哪里发现的?我们必须得到证实!”沃克边说边招呼哈里森拿上矿镐,两人兴冲冲地奔上小山,又从那个已露头的金矿脉上砸下一堆石头拿回房中。他们先用犁头和铁筛将矿石捣碎过筛,再将捣碎的金砂倒在一个长柄平锅内一遍遍用清水淘洗。当他们屏住呼吸将平锅内最后一点杂质和泥水倒出后,锅底处闪现出了粒粒真金。随即,便响起了一阵欢呼。
在此以前,淘金者虽然在南非也时有发现,但那都是储量不大的冲积层金矿,而哈里森所发现的则是一条适合于运用现代工业技术进行长远和大规模开采,且含金量极高的金矿脉。别具意味的是,曾狂热追逐黄金梦的哈里森在发现金矿脉后,并未因此变得富有。他在得到金矿发现者所有权、并用木桩将那一地区标出归属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开发金矿所需的资金,最后他以10英镑的价钱将这一所有权卖予他人。此后,人们只听说他又向巴伯顿方向云游而去,便再也没了消息。
哈里森或许没有想到,他的发现诱发了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淘金狂潮;绵延300公里弧形金矿脉的巨额利润刺激了1899年发生的第二次英布战争;仅用不到100年时间,黄金生产便泡沫般催化出了一座名为约翰内斯堡的大都市。(源自《人民日报》,略有变动)
南非发现第一颗钻石的人名叫丹尼·乔可伯,那是年的事了。
有一天,有收集漂亮石头嗜好的丹尼来到距金伯利公里的霍普敦走访他在德考克农庄的朋友雅克布斯一家,当时雅克布斯的小儿子在和一群小孩玩耍,丹尼发现他们玩游戏的石块中有一颗很特别的小石子,于是就问是从哪捡到的,雅克布斯的小儿子说是自己从奥兰治河边捡的。丹尼很喜欢这颗小石子,正张口想问时,雅克布斯夫人大方地说:“你如果喜欢,就拿去吧。”丹尼·乔可伯拿走了这颗注定要载入南非史册的“小石子”—后经住在格雷厄姆斯敦的地质学家阿瑟斯通博士的最终鉴定,被确认为重21.25克拉的钻石。不过,后来在南非引起寻觅钻石狂潮的并不是这颗被取名为“尤蕾卡”的钻石,而是3年后丹尼·乔可伯获得的第二颗钻石。
这第二颗“小石头”不再让丹尼如此随意拿到手,他是花了只羊、10头牛和1匹马的代价才从格里夸地区一个牧羊人手中换得。这个代价随后被证明是值得的—经鉴定那是一颗重达83.5克拉的钻石。这颗后被命名为“南非之星”钻石的发现令当时英国在开普敦的殖民大臣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南非将来的成功就建立在这颗石头上。
无数怀揣发财梦的人涌向了南非,涌向了金伯利。如果说黄金的开采是地层底下艰苦危险的劳作,那么钻石矿的采挖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甚至会把钻石矿称为“绅士矿”。钻石矿传统的开采方式是在露天处从地面向下挖掘,通俗说就是“挖大坑”。在金伯利,有许多大矿坑,这些留在大地上巨大无比的大窟窿总会让游人惊叹不已,甚至会怀疑:以人类的力量怎能挖出如此貌若自然造化般的大坑?
很多人也许不相信,尽管南非盛产钻石,不过你要在南非买到便宜钻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钻石业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任何一个地方的钻石实行的都是全球统一垄断价格,也就是说真正来路正当的好的钻石,无论在南非还是在其它国家的钻石珠宝店里买,价钱都是相差无几的。
赝品钻石在南非不难见到,其外型与真的钻石无别。曾有一些黑人从嘴巴里吐出假钻石,然后故作神秘地说是从哪个钻石工厂偷出来的,以此来诓骗中国人。为了证实他们的货是真的,他们会拿出玻璃片用自己的“钻石”在上面划出几道痕来给你看,以说明有足够的硬度。其实,懂行的人是不会上当的:玻璃的硬度仅为5,钻石的硬度是10,硬度大于5而小于10的任何物质都能在玻璃上留下划痕,比如硬度为7的水晶或者硬度为5-9的人造钻石。(源自网络资料)
发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配图部分源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