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
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瘙痒,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小儿时期以婴儿湿疹最为常见,其次是儿童湿疹。中医称湿疹为“湿疮”,因皮损总有渗出、渗液、结痂而得名,其中乳婴儿湿疹属中医“奶癣、胎赤、胎”等范畴。中药外用治疗
经验方:白鲜皮10g,苦参10g,黄柏10g,百部根10g等,加水适量,煮沸滤渣,湿敷,或者待煎煮药水温度稍凉后(约38.0℃),滤渣熏洗,每日1-3次。
中药
1、黄柏黄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疖疮。
功用:用于治疖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2、苦参
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功用:用于湿热带下,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疖癣,为治湿热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的常用药。
3、白鲜皮
白鲜皮:芸香科植物白鲜皮干燥树皮。
药性: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温,祛风解毒。
功用: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疖癣,常用治疖湿热疮毒。肌肤溃烂黄水淋漓。外用取适量。药理研究表明水浸润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清热作用。
预防护理
预护理方面:避免刺激,避免热水擦洗、泡温泉,或使用碱性刺激性肥皂、沐浴露洗浴;衣服不宜过厚,从里到外穿纯棉衣物,经常剪指甲,尽量避免搔抓和摩擦,乳儿母亲不宜过食辛辣香燥鱼腥羊肉等发物,患儿忌添加虾蟹鱼等厚味之品。
附:赵炳南湿疹外治经验方
袪湿药粉(祛湿散)
组成:川黄连八钱川黄柏八两黄芩四两八钱槟榔三两二钱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疮),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疮(水疱湿疡)、婴儿湿疹(胎)。
用法: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或配制软膏用。一般丘疹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芦荟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干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
新三妙散
组成:黄柏面十两寒水石面五两表黛面一两
功用: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婴儿湿疹(胎),过敏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病(黄水疮)
用法:直接撒面,或用鲜芦荟蘸搽,或用植物油调糊状外用。
END
正文药材图片拍摄于本院中药房。
赵炳南经验方来源: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文、编辑:李静静;审校:孙静。
温馨提示:文章涉及医学观点请咨询专业医师后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