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民俗风情 >> 正文 >> 正文

印象摩洛哥一从卡萨布兰卡到舍夫沙万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0/11/16

2人,1车,10天,5城,公里

从摩洛哥回到北京已经一月有余,回到北京就迅速投入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偶尔闲下来想想这次摩洛哥之旅,脑海里浮现最多的竟然是薄荷茶。MoroccanTea,薄荷茶,这是当地人每日必喝的日常饮品。

记得刚到卡萨布兰卡的第一顿晚餐,我就点了一壶薄荷茶。服务员端上一只精致的小银壶,两个玻璃杯。我打开茶壶盖儿,里面挤满了新鲜翠绿的薄荷叶,壶底铺满了一层红茶,注入热水,再浸泡一会儿,就可以喝了,摩洛哥人喜欢加很多糖在茶里,我不喜食甜,微苦的感觉刚刚好。

当茶水从小银壶里流淌流出,清新的薄荷味混着红茶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怎样形容那种味道呢,于我来说,那是一种浓郁的,奇妙的,极具异域特色,代表着摩洛哥所有美妙记忆的味道。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不但因为要探索一个陌生而又神秘的国度,也因为我们将尝试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旅行方式。在北非这样安全性一般的地方自驾,听起来就充满了冒险和挑战。

01

巴黎—卡萨布兰卡

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向往卡萨布兰卡,是因为那部70多年前的著名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这部片子我看了无数遍,震撼人心的镜头,经典的台词,影片叙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的爱情故事。二战时期的卡萨布兰卡浪漫又混乱,鱼龙混杂,因为它是欧洲逃亡美国的必经之地。

今天的卡萨布兰卡,已然成为摩洛哥的经济中心。由于座落于大西洋沿岸,所以也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和贸易中心。

名字也已经更改为达尔贝达,可是念旧的人却依然叫它卡萨布兰卡,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名城,更是一种情怀。

从北京到卡萨布兰卡没有直飞,所以我们选择巴黎作为中点,刚好可以在巴黎停留2天。从巴黎到卡萨布兰卡,飞行时间3小时。摩洛哥与北京时差7小时。

落地之后,我们先换了一些迪拉姆(摩洛哥当地货币),然后便到租车公司取车。租车公司在默罕默德机场的到达大厅,方便易找。

这次租车我们选择的租车公司是EuropeCar,服务很好,我们在途中遇到的问题都尽快帮我们解决。摩洛哥跟中国一样,是左舵,支持中国驾照,只需要在出行前准备好翻译件(小白本)即可。

顺利的取到我们这几天的座驾,便驰骋在前往卡萨布兰卡的高速公路上。从机场到卡萨布兰卡的酒店,路程不长,差不多36公里。沿路的风景美极了,天地辽阔,满眼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时不时地就有一大片恣意生长的野花闯入眼帘。

真好啊,

期待已久的摩洛哥,

总算踏上旅程。

……

到达卡萨布兰卡,

已是下午四点。

我们入住了坐落在安法海滩上的四季酒店,这座酒店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极尽优雅奢华,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选。

酒店自带停车场和代泊车服务,插播一句,酒店带不带停车场这点对自驾的人来说极其重要,所以预定前一定要查清楚。

从酒店到海滩,步行1分钟。

海水拍打着海岸,

海浪滔天,波澜壮阔,

大西洋的气魄果然震撼人心。

海滩上除了游客,更多的是当地人。一群男孩子们在踢足球,一群女孩子们在做游戏,还有骑马、跑步和遛狗的,甚是惬意。

从安法区到卡萨布兰卡老城的路上,我终于知道卡萨布兰卡为什么被誉为白色之城。

卡萨布兰卡,源于西班牙语,意为“白色宫殿”,或“白色的房子”。沿路所有的建筑都是白色的,非常统一,几乎没有其他颜色。

来到卡萨布兰卡老城区,首先感受到了一种慌乱和不安。一是因为交通实在混乱;二是因为初来乍到,确实对满街身着黑色或白色阿拉伯传统长袍的北非人充满恐惧,不知道为何总会联想到恐怖组织。

刚开始他们热情的跟我和先生打招呼,我们都十分警醒,总觉得那种热情不怀好意。后来发现几乎所有遇到我们的人,都会跟我们点头示好,我们这才放下戒心,原来这座城市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混乱,它还是有点可爱的。

漫步老城区,感受精美的摩尔式建筑。摩尔式是典型的摩洛哥建筑风格,它完美地融合了法国殖民时期的设计和传统的摩洛哥特色元素,铁艺阳台,拱门,彩色花砖,穹顶,还有木格花窗,这些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无与伦比的摩尔式建筑。

我们找到了隐藏在SouqHabous小巷里的一家著名的马格里布点心铺PatisserieBennisHabous。这是一家摩洛哥传统的糕点店,走进去发现它其实跟北京的稻香村非常相似。

售货员热情地给我拿了几种点心让我品尝,我们让他推荐了一些糕点,刚好装满一小盒。很多种点心都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口感不错,只是对我这种不喜甜食的人来说,稍微有些甜腻。

我们还慕名造访了大名鼎鼎的LaBavaroise餐厅,它坐落在MarcheCentrale附近的一条看起来十分脏乱差的街道上。

从年开业至今,这家餐厅一直人气兴旺,备受当地人喜爱,拥有一大批狂热粉丝。

亲身体验,果真名不虚传。听了服务员的推荐,我们品尝了产自阿拉斯特山脉的草饲牛肉,还有达赫拉出产的新鲜牡蛎。牡蛎很新鲜,但最让我惊艳的还是草饲牛肉,我和先生点了两大份,大饱口福,真是相当满足。

02

卡萨布兰卡—舍夫沙万

清晨用过早餐,

便出发前往下一程—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坐落于里夫山脉下,是一个让天下所有摄影师心心念念的地方。其实蓝色小城的前身并不是蓝色,是当地人为了避暑和驱蚊,才把整座小城都粉刷成清新干净的淡蓝色。

这种清新的颜色,让小镇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艺术和浪漫的气息,因此这里也由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山城变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世界上有三座著名的蓝色小城,希腊的圣托里尼,印度的焦特布尔,还有摩洛哥的舍夫沙万。

几年前我去过圣托里尼,如今又来到舍夫沙万,虽然同是蓝色小镇,但给人的感觉却一点都不同,我不能说哪一个更美,因为它们真的各有千秋。圣托里尼是浪漫而静谧的,舍夫沙万是梦幻而热情的。

从卡萨布兰卡到舍夫沙万,全程接近公里,我们大约开了4.5小时。驶出卡萨布兰卡之后,完全没有了大城市的感觉,沿路变得热闹又有趣儿。

马路边都是贩卖摩洛哥传统彩陶的摊位和售卖各种新鲜时令蔬菜水果的摊位。

我们停下车,挑选了一些新鲜的特大个儿草莓,还有一些蓝莓和树莓,准备路上吃。

行驶到盖尼特拉的时候,眼前突然出现一大片油菜花田,我激动地大喊,好大一片油菜花啊!我们停车稍作休息。

北非的天地间真的很辽阔,站在油菜花丛中,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风轻轻地吹过,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壮阔,这就是自驾的乐趣,边走边停,自由自在,随心随意。

继续向北部行驶,

越往北走,

天气越阴冷,

乌云越密布。

还有多公里到达舍夫沙万的时候,瓢泼大雨终于倾盆而下,我们在盘山公路上,迎着大雨,缓慢而艰难地前行。

大概下午三点半,一大片镶嵌在半山腰的蓝色房子让我眼前一亮,我惊喜地跟先生说,到舍夫沙万了!天空依旧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体感寒凉,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旅行的心情。

房东早已在停车场等候,他们是一对年轻的摩洛哥夫妻,英文很好,以经营这栋老别墅营生。这栋House是舍夫沙万传统的民居,门牌号21,共有四层,位置极好,在老城区的心脏,需要从主要广场走7分钟的山路才能到达。

由于舍夫沙万是座小山城,所以街道十分陡峭,又铺满了鹅卵石,再加上雨天,真的非常不好走。当地有很多莫名其妙就出现在你身边的小哥,他们会热情地帮你找路,搬运行李,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啦,一般搬运一次行李的价格是30—50迪拉姆,出发前一定要讲好价格。

这家民宿的房间倒是干净整洁,可能是天气阴冷的缘故吧,就算我们全天开着空调也还是觉得冷。房间的装修风格完全是摩洛哥风情,缺点就是楼梯狭窄,行李搬运起来很不方便,我们索性就把行李箱放在一楼,只拿了一些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到二楼的主卧室。简单梳洗后,我跟先生迫不及待的出门闲逛。

阴雨蒙蒙的舍夫沙万是深蓝色的,别具一番风情,街头巷尾都是穿着杰拉巴的当地人。杰拉巴是这里的传统服饰,尖尖的帽子,宽松的长袍,好像每个人都是魔法师。

我们游走在梦幻的蓝色世界里,

感受着阿拉伯风情,

感受着静谧美好的慢节奏。

在舍夫沙万的第二天清晨,天空终于放晴,阳光下的舍夫沙万呈淡蓝色,清新而透明,跟明信片上一模一样,梦幻至极。

我和先生拎着相机走街串巷,心情放松,步伐轻快,没什么目的,也不想刻意寻找网红景点,因为不管哪个角落,随手一拍,都是让人永生难忘的风景。

街角的猫,

花花绿绿的商店,

墙垣上装饰的花花草草,

嬉戏打闹的孩子,

穿着杰巴拉的柏柏尔老妇人…

旅行的美好总是很短暂,

告别舍夫沙万,

告别这方蓝色的桃源净地,

我们启程前往此行的第三站—菲斯。

当然,

接下来的旅程一天比一天更精彩,

敬请期待我的印象摩洛哥(二)吧!

-end-

往期精彩回顾

^_^

马来西亚-沙巴

在亚庇,看一场全世界最美的日落

首尔|旅行是对味蕾最好的馈赠

柬埔寨|吴哥,失落的王城

东京|72小时漫游东京

澳门

悠游好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msfq/4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