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坐不更名,行不改姓”的说法,可见一个人的名字多么重要,而一个国家的国名更是如此。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年前改名的国家就不一一罗列了),更改国名的国家也不少。
从阿斯塔纳(Astana)更名为努尔苏丹(Nursultan),3月20日,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了这一宪法修正案。这意味着,这个国家的首都,又双叒叕改名了。这是为了向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AbishevichNazarbayev)致敬。
海叔不得不说,这位仁兄在位时间确实够长的。自打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他就是这个国家的总统。如果算上他在苏联解体前,担任哈最高苏维埃主席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的时光,他在哈萨克斯坦担任最高领导人的时间,相当于能让一个婴儿变身大叔。
▲哈萨克斯坦议会
逝者如斯,纳扎尔巴耶夫也终于不再担任哈总统一职了。
阿拉还是看看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吧。
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就是“首都”的意思。其作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只有22年历史。在年至年时,这里叫“阿克莫拉”(Akmola,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白色坟墓”),而从年到哈萨克斯坦独立前,这座城市的名字是切利诺格勒(Tselinograd,在俄语中意为“垦荒之城”)……
▲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
海叔发现,这座如今被称为“努尔苏丹”的城市,每一次改名都有其特殊的政治意味——年被苏联政府改名“切利诺格勒”时,目的是为了让这座城市成为苏联第二大粮食生产地;年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哈萨克斯坦立刻把这座城市恢复旧名“阿克莫拉”;年,为了让北部俄罗斯族占多数的地区哈萨克化,哈萨克斯坦政府把阿克莫拉预备为新的首都。因为“白色坟墓”不符合首都形象,说白了就是不吉利,所以这座城市在年直接叫阿斯塔纳了——哈萨克语首都的意思。
如今,为了纪念78岁的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这个新首都又改名努尔苏丹。这让海叔想起了美国刚独立那段岁月,年首都从纽约迁到费城,年又迁到华盛顿。华盛顿和努尔苏丹,嗯,如今都是人名成为一国首都地名了。
▲纳扎尔巴耶夫
像哈萨克斯坦这样,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将首都改名三次的,还真少见。不过,首都改名,倒也不是哈萨克斯坦一国的“专利”。21世纪以来,首都改名的另一案例是韩国,且其直接和阿拉中国有关。
年1月19日,时任韩国Seoul市市长的李明博宣布,把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改为“首尔”。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唯有中国,在中文表达时,用这座城市的旧称“汉城”来称呼韩国首都。李明博称,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年李明博开发布会宣布汉城改中文译名
海叔必须指出——汉语中的外国地名并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盐湖城、小石城等都是意译。不过,后来,中国还是尊重韩方的意图,将汉城改称为首尔。
最近一心想着要改中文名的,则是白俄罗斯。年3月16日,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开发文,要求中国更改对其中文国名的译法,使用“白罗斯”这个名称。同一天,使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msfq/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