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然而在繁华的都市,能够实现诗意生活的乐土难得一寻。
近期,《广州市番禺区碧道建设实施方案(-)》出炉,其中提出,到年底,累计建成碧道.9公里,碧道综合功能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成为番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按照方案获悉,番禺规划建设的多条碧道都在亚运城附近,未来将串联、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资源,并为业主提供游憩和交往的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广州市番禺区碧道建设实施方案(-)》,番禺按“1+3+3”的总体布局(即1套碧道建设标准、3个主题廊道、3个公里碧道),以通山达海线、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线、其他特色线、镇(街)示范段等构建番禺区人水和谐、番禺特色的碧道体系。
结合各片区不同的自然禀赋及区域特点,将黑臭水体治理与景观、历史人文相融合。
1
大学城碧道依托珠江等外江河流水系建设,以科技、智慧、商务发展为主,提供共享滨水空间,为番禺智创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休闲环境,打造都市型的大学城碧道。(大学城碧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2市桥河、砺江河碧道依托区内河涌水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公共开敞空间,串联现有绿地及配套服务设施,保证碧道网络贯通连续,打造城镇型的市桥河、砺江河碧道。(市桥河碧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砺江河碧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3龙湾涌、海鸥岛碧道依托流经自然保护地、生态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且具有一定景观、科普、水上游览价值的河湖水系建设,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生态教育、科研考察等公共开敞空间,打造龙湾涌、海鸥岛碧道。(海鸥岛碧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4大刀沙岛、观龙岛碧道依托流经乡村居民点的河流水系建设,串联起乡村居民点、周边农田、山林等绿色开敞空间及重要人文节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农业灌溉、亲水游憩、健身休闲的公共开敞空间,打造乡野型的大刀沙岛、观龙岛碧道。亚运城的生态美景不止于此,除了还在建设的环湖景观带,还有一条斥巨资打造的2.5km的沿江滨水景观带。而值得一提的是,与2.5km沿江滨水景观带隔江相望的还有大小浮莲山。这里打造专门的登山小径、沿江跑道供业主登高骑行、休闲娱乐。(实景图)试想一下,当业主每天结束繁忙的工作后,携同家人漫步于碧水清流,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之下,用大自然的宁静洗去一天的仆仆风尘。诗意的世界不在远处,就在身边。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