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好消息传来!
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过江通道——
虎门二桥最后一片节段箱梁成功架设
主线全面贯通
预计年5月实现通车啦
珠三角最大堵点“虎门大桥”
的通行压力将有效缓解
先为大家奉上虎门二桥全景美图
▼
下面快和小编一起回顾
昨日全面贯通现场吧!▼
架设箱梁就像搭积木11月20日上午9:55左右,虎门二桥大沙水道桥东引桥上,虎门二桥开始架设最后一片节段箱梁。
“开始架设!”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伴随着架桥机的轰鸣声,最后一片节段箱梁开始缓缓落下,并与已经架设好的箱梁尝试对接,两次成功尝试对接后,工作人员又将这最后一片节段箱梁重新高高吊起,整个尝试对接过程大概持续了10分钟。
工作人员在箱梁的接缝处涂抹结构胶。结构胶涂抹均匀后,最后一片节段箱梁缓缓落下,与一侧的箱梁成功对接,然后工作人员将架设好的最后一片节段箱梁与其他箱梁用钢条固定,最后一片节段箱梁成功架设,整个架设过程大约40分钟。
▲第一步:工人在节段箱梁接缝处涂上结构胶
▲第二步:涂上结构胶后,节段箱梁缓缓下降,进行拼装
▲第三步:节段箱梁与桥面对接整齐后,锁上钢条,拼装完成
这样的架设过程,总共在虎门二桥上演了次。虎门二桥主线均采用桥梁方式,全线有榀(节)箱梁,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
虎门二桥项目总经理崖岗介绍,从年开始进行节段箱梁施工,历时三年终于完成所有箱梁的架设。“如果采用传统的现浇工艺进行节段箱梁施工,除了工效低、安全风险高,混凝土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之外,也会对珠江航道通行造成极大影响。”项目建设者们经过多方对比之后,决定采用装配化工艺中的“短线匹配法”进行节段箱梁施工。
“短线匹配法”装配化施工,是指将整个箱梁设计成若干个标准节段,在预制工厂的预制台座上,利用循环使用的模板系统逐榀匹配、流水预制,再利用船舶或车辆等运输工具将节段箱梁运至安装桥位,由架桥机、桥面吊机进行箱梁拼装,最终将节段箱梁连接成桥的先进技术。整个过程,通俗来讲,就像是拼积木,一块一块的拼起来。
建设中的虎门二桥全景
通车后1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广东虎门二桥项目起点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终点在东莞市沙田镇,与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相接。大桥地处珠江黄埔大桥与虎门大桥之间,沿线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珠江泥洲水道,搭建起珠江东西两岸的过江大通道。大桥主线全长12.9公里,包括主跨米的大沙水道桥、主跨米的泥洲水道两座悬索桥。大桥桥面宽40.5米,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每小时公里。
虎门二桥建成后,从广州南沙到东莞虎门的车程,将从现在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而深圳到广州也将缩短约半小时车程,深圳车主能更加畅通地往返广州、粤西、粤北等地。
标准误差在3毫米以内为了确保节段梁的质量达到百年工程的高标准,适应现代桥梁建设工厂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虎门二桥引入先进的高精度测量技术、BIM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施工控制,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生产管理。
虎门二桥的每一片节段箱梁的制造误差在2毫米以内,高空拼接缝误差也在3毫米以内。国内已有的最宽的节段梁为20米,重吨。为了适应双向八车道的需求,虎门二桥的节段梁共分为50多种类型,适应39米至62.5米不同距离的要求,梁高、梁长及底宽具有多种规格,拼装难度可想而知。
虎门二桥建成通车后
大湾区城市群的“血脉”将更加通畅
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
综合
新华社广州日报湖北日报
更详尽的报道敬请登录"全橙智媒"APP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