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平台
从旧金山妇人中毒死亡事件谈对中药的管制
美国洛杉矶张季中医师
据媒体前不久报道,美国旧金山惊传中药材中毒死亡事件。这起中毒事件发生在2至3月之间,2名受害者是饮用了旧金山一间参药行配制的草本茶调理身体,但2人在饮用后都出现虚弱、心率不整等症状,2人分别均送医急救,其中一名30多岁男子已于3月12日出院,但另一名56岁谢姓女子已于18日不治身亡。
我觉得我们在海外争取中医权益的工作中心,不应单纯放在反”干针”上面,因为年复一年,反不胜反,没完沒了,徒伤精力财力,却效果不彰。如果我们能改变思路,集中力量敦促推动政府部门加强对中药的监管,建立新的法规,将中药从健康补充品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化学葯物和食物之间的一个门类,(其名称和概念可以集思广益,我姑且称为传统天然药物),其中药性强烈者必须是由执照針灸中医师处方才能拿药,就解决了麻黄附子一类中药的合法使用问题。
所谓药物毒性,第一是指药性强烈,过量使用会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失常,例如附子等,或是其有效量与中毒量过于接近,如马钱子等,这类中药通过监管,允许执照中医师使用;第二类毒性,是指会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永久性的器质性损害,如含有大量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等,则严禁使用,对于含有微量毒性成份者,则通过大数据的科研,证实并无明显的器质性损害者,亦可使用,例如细辛中所含有的马兜铃酸,主要分布在地上茎叶中,而细辛的根部含量极微,远未达到国家对中药中含有的马兜铃酸的标准,所以现在国内对细辛的使用,仍然放行。
中药区别于食物,就是具有药物的偏性,中医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的失衡,也就是纠正人体的偏性,其中药性特别强烈者,就是毒性。如果我们平日只用药性平和之品,对于严重疾病的疗效就不彰,而用药性峻猛之品,才能效若桴鼓。这就像西药平和者,不须医生处方便可买到,但对严重疾病,必须要医生处方药性強烈有毒者,才能有效诊治。
因此,如果我们善用药性强烈之中药,中医师的临床疗效大为提高,口耳相传,便可吸引更多的西医、物理治疗师和其他门类的医生前来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中药方剂,辨证施治,这绝对不是50个小时的训练课程便可掌握的干针技术。将来学成之后的疾病治疗范围和疗效,也绝对不是干针所能达到。这样因势利导,也许可以化解目前此起彼伏的争端。
校核
包克新
回复“1”查阅
创刊词、征稿启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