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来·啦·
陪伴中国小朋友长大的西游记又开始重播了,很多人都只知道它是经典之作,却不知道它蕴含着心理学与哲学方面的知识,就像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里常考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估计99%的人都没注意到。
众人皆知,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孕育他的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每天食野果,还惨遭风吹雨打,孤独又饱受居无定所之苦。后来去到了猴子王国花果山,给了他家的归属。孙悟空想:这里不仅能遮风避雨,还能有一群崇拜他的朋友们,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了。可事实是这样吗?
马斯洛说过:人在满足了缺失需求之后,接下来想得到的是生长需求。虽然悟空不在纲常之内,但似乎也要遵循这条定理。于是,当孙悟空在为争夺花果山受挫后,毅然踏上了漫漫求学路。他只身漂洋过海,在菩提长老那里经历了艰难的求学过程,最后通过了菩提长老设置的“高考”,毕业时已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有了上天入地的本事。之后,学成归来的孙悟空也要工作呀,于是他步入了当时的主流社会——天庭,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和我们一样,他也遇到了求职难的问题,一身的好本事却也只找了个弼马温的差事,后来孙悟空觉得这个不入流的马夫工作真是“活活的羞杀人”。于是,他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决定自己创业,便自封“齐天大圣”。奈何当时的社会不允许私有企业的存在,更何况他还冒用了玉帝的商标,所以就有了玉皇大帝为息事宁人而被迫封其为“齐天大圣”,并掌管旗下子公司----蟠桃园。可是“齐天大圣”的官衔并未收住他的野性,他大闹蟠桃园,醉中又跑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把仙丹像“吃炒豆儿似的”吃个精光。于是就有了大闹天宫的情形。
大闹天宫是《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让人无不拍案叫绝,而精彩的背后,孙悟空从一个石猴到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再到玉皇大帝,是不是透出孙悟空也有层层升级不断膨胀的欲望?人的生长需求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于是,终极boss如来佛祖出现了,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如来佛祖为满足孙悟空的自我实现需求于是安排了他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终于使得学校里学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马斯洛需求层次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需求、认知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个称之为缺失需求,后三个称之为生长需求。较低层次的需求至少部分满足之后才能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对于生长需求来说,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所以才有了孙悟空层层膨胀的欲望和最后为了实现自我而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个知识你get到了吗?
————/END/————云师教育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