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简介 >> 正文 >> 正文

三毛之路来自加那利群岛的ldquo回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20/10/23

Echofrom

IslasCanaria

远方有多远?

请你,请你告诉我。

到天涯海角,算不算远?

01

拉帕尔马岛首府圣克鲁兹(SantaCruzdeLaPalma)的市政府公墓

早晨9点,拉帕尔马岛(LaPalma)的圣克鲁兹公墓。

一位银发妇女久久地驻足在号墓碑前,她拿起水壶盛了水,浇在碑前插满雏菊的花泥里,轻捋了捋蕨草,再用指尖擦拭碑上的每一个字母与数字。整一套动作熟稔得让你以为这是个守墓义工。

最后,她还是忍不住亲吻上去,一次又一次。吻在那个镌刻在大理石里的名字上——萝拉·冈萨雷斯·罗伦佐。

名字下方还刻着:我的女儿,我的魂儿;逝世时间:年10月7日;享年:27岁。

02

许多年前,三毛与荷西经常在这里度过安静又惬意的下午。

“我的手指,一遍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我一次又一次的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

37年前,一位台湾女作家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写下这一段。

如同那位银发母亲,她也曾每天来这里,擦拭亲吻着夫婿的墓碑,望着远处夫婿喜欢的大海,痴坐到黄昏。

03

这位守墓人是最先发现荷西与三毛故事的西班牙人

守墓人大概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只是报以默默的注视。

让他真正感到疑惑的是,年以来,不断有中国人出现在这里,向他打听“荷西的墓在哪里”——荷西,荷西,荷西,他反复听到这个在西班牙很普通的名字,但不知道是谁。

寻访者们告诉他,这个叫荷西的西班牙男人,在多公里外的中国很有名。

04

三毛与荷西的合葬墓,有许多华人和西班牙人来探望他们。

谜底在10多年后才揭开。

在号墓碑几米处,有一座特别的“一位中国女作家和她的西班牙丈夫”的双葬墓。这座经重新修葺的墓碑上刻着简单的三行字:

第一行是逝者全名——荷西·马利安·葛罗·鲁意斯(JoseMariaQueroRuiz);第二行是逝者生卒时间:.10.09-.09.30;第三行很特别,写着:“EchoChen的丈夫”。

这位EchoChen,正是来自台湾的陈平,也是享誉华人世界的作家三毛。她人如其名。这么多年来,关于三毛的故事、传说及她的流浪形象,如同回声(Echo)一般经久不绝。

05

拉帕尔马岛三毛之路的主要推手之一AngelSaenz

合葬墓另一侧的墙上,有三块献给他俩的小石碑。右边那块上是西班牙文(大意):

“荷西于年9月30日死在拉帕尔马岛的海里,三毛年1月4日在台北去世,拉帕尔马岛及台湾宝岛因此有了一线连接的记忆:人、海、和平。”

另外两块透明的碑分别刻有拉帕尔马岛与台湾岛的形状。据说每天太阳升起来照过来时,两个岛屿形状的投影将会重叠在一起。

06

三毛的作品被翻译成西班牙文出版

《橄榄树与梅树花》(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切都感谢那位守墓人,是他将不断的寻墓信息上报给时任拉帕尔马文化部负责人玛利亚·维多利亚·埃尔南德斯(MariaVictoriaHernández)。

埃尔南德斯女士经过调查了解,对三毛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推动出版了一本关于三毛的书籍——《橄榄树与梅树花:三毛与荷西·马利安·葛罗在拉帕尔马岛的时间》。

至此,三毛与荷西的形象在西班牙人的世界里浮出水面,夫妇俩在加那利群岛上的生活痕迹,最终也得以如同珍珠般串起来,成为一条独特的旅游路——“三毛之路”。

IslasCanarias

来自加纳利群岛的

“隔世回忆”

07

年12月,大加纳利岛(GranCanaria)与拉帕尔马岛(LaPalma)的生活日常,与三毛年代在这里生活时的景象相差无几。

拉帕尔马岛的努埃瓦黑沙滩(NovaPuerto),欧洲人的度假圣地之一。

“加那利群岛”,这个地名对于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而言,是自带记忆与想象的。它像来自前世的记忆,熟悉到你随时可读取——

家家户户种满了葱绿的多肉盆栽与蕨类,大教堂的广场上空掠过成群纯白的鸽子,凌霄花爬满了古老的钟楼;

无数欧洲人在冬季来这里度假和购物,就像香港一样嘈杂喧嚣;

那里有一间台湾人开的中餐馆叫金门饭店,老板一家姓张,人特别好,年轻的女儿叫南施;

本地有很多情侣或夫妻都在周边不同的岛上工作,周末才会坐着螺旋桨飞机相聚;

哦,还有一位女邻居叫甘蒂,每逢丈夫们出门工作了,俩年纪相仿的闺蜜便趴在矮墙头上天马行空地聊天……

这得益于三毛在年写的文章《逍遥七岛游》,向全世界华人首次介绍了这个由7颗“钻石”组成的加那利群岛。

08

三毛与荷西在加纳利群岛的快乐生活。(图片由张南施女士提供)

七岛之中,三毛与荷西最爱的当属大加那利岛和拉帕尔马岛。

“一群岛上的疯子,在这世外桃源的天涯地角躲着做神仙。有时候,我快乐得总以为是与荷西一同死了,掉到这个没有时空的地方来。”她曾这样描述大加那利岛。

而拉帕尔马岛,则是她心目中的“终老的故乡”,她与荷西最终也长眠于此,成为久久不散的回声。

GranCanaria大加纳利群岛不愿离开也回不去的家

09

三毛在大加那利岛的故居,LopedeVega街3号

三毛对大加那利岛是家的感情。

即便荷西离世了,因为“这儿有我深爱的海洋,有荒野,有大风,撒哈拉就在对岸,荷西的坟在邻岛,小镇已是熟悉,大城五光十色,家里满满的书籍和盆景,虽是一个人,其实它仍是我的家”。(《归》)

年年底,“撒哈拉事变”之后,三毛与荷西搬到大加那利岛定居,住在特尔德(Telde)小镇男人海滩(PlayadelHombre)边的房子。

LopedeVega街3号,就是她与荷西当时的家。

LopedeVega是西班牙一个著名戏剧家的名字,这个社区的每一条街都是用西班牙名人来命名的。那是一个北欧人建的小社区,大部分都是来这边养老的瑞典人,一栋一栋矮小的花园洋房建在延伸至大西洋的斜坡上。

直到年3月搬去邻岛拉帕尔马,这座两层的小房子里有夫妇俩最快乐的时光,短暂又永恒的三年半。

她的名篇《温柔的夜》和《哭泣的骆驼》就写作于这一时期。三毛曾经描述的白门红瓦和相思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她的老邻居甘蒂依旧住在隔壁。

10

马斯帕洛马斯(Maspalopas)的日落,是大加那利岛游客的打卡点。

到了大加那利岛南岸的马斯帕洛马斯(Maspalopas),你就会想起百公里之外的撒哈拉,想起西非的海岸线,想起无拘无束的自由。

LaPalma

拉帕尔马岛

“终老的故乡”

11

三毛与荷西在拉帕尔马岛的公寓。卧室的窗听得见海潮不断。

在那个古巴哈瓦那风格的ROCAMAR公寓里,她给他上英文课,但收获甚微,最终以大吵一架收场;结婚这么多年,她第一次说出了“我爱你”,第二天俩人害羞得犹如初见时;一日只能吃一顿正餐的情况下,他用加班的钱,偷偷给她买了一块表作为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公寓管理员也叫荷西,大叔一直记得三毛和荷西这小两口,荷西有辆半电动的自行车,让当时还是毛头小伙的他很是羡慕。

荷西去世后,三毛回到台湾,还给管理员寄来了感谢信和邮票。

12

荷西遇难地点巴洛文托(Barlovento)的三毛纪念塔(MiradordeSanmao)

在荷西遇难地点巴洛文托(Barlovento)海滩,拉帕尔马岛政府请来一位名叫何塞·阿尔贝托·费尔南德兹(JoséAlbertoFernández)的艺术家,专门设计了一座三毛纪念塔(MiradordeSanmao)。

纪念塔的主体是三根细而高的金属管,塔旁的长凳上放着一双按荷西遇难当天穿的潜水装备塑造的模型,四周地上则是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写的三毛的诗。

为了更方便中国来的书迷与游客找到这处纪念塔,巴洛文托还设置了全西班牙唯一一个中文交通标志。

Teechodemenos

“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的故乡,许多人的远方

13

年12月,拉帕尔马博物馆三毛纪念展

三毛与荷西的故事太传奇,时间又相隔太多年,像一颗沙砾不小心掉入了一只蚌壳里,经过时间的发酵,无声无息地养出了一颗珍珠。加那利群岛就是这只蚌壳。它是三毛的故乡,它是许多人的远方,是所有人“梦中的橄榄树”。

14

年代的三毛与少女张南施。

左起:年12月,张南施、甘蒂奶奶与三毛的忠实读者MariCarmen。三毛和甘蒂同龄,要是活到现在,也是一位文艺范儿的老太太了。

张南施是三毛在卖掉她与荷西住过的那套房子后写的文章《随风而去》中向三毛大喊“陈姐姐,来亲一个”的女孩。她父母张清渠夫妇是三毛笔下金门饭店的老板。他们家也是三毛在大加那利寡居的几年里最亲的人。

“那天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其中有两个人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全场唯一的西班牙男人,胡子和头发都很浓密,他膝盖上坐着一个长发披肩、瘦瘦的、讲话声音很细的女人——那就是传说中的三毛与荷西了。“这是张南施对三毛与荷西的第一印象,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张南施展示了当年张家和三毛交往的书信、相册中三毛与荷西的照片。那些遥远的回忆,混合着熟悉的文字,愈加清晰起来……“虽然我跟荷西没说过话,但我亲眼见过他。”她说。

拉帕尔马岛上随处都有这样的长椅,坐下来便可看海浪拍岸,觉时光之悠远。

三毛在上世纪70年代于这个七颗“珍珠”群岛的生活——每天窗外的蔚蓝天际线,夜里伴着入睡的海潮声,在圣胡安广场的长椅上晒太阳,与爱人荷西在圣克鲁兹公墓里静坐一个下午……放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仍不过时。

这正如在西班牙语的“我想念你”,通常表达为Teechodemenos,直译作“少了回声”。但浪漫的西班牙人想表达的其实是——“你不在”,所以“我想你”。

特别鸣谢/MuchasGracias:

西班牙国家旅游局/张南施女士/Se?oraMariCarmen/Se?orAngelSaenz

EchoyJosé,

Teechodemenos.

饼呀

原创不易,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3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