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经济 >> 正文 >> 正文

马斯洛人们一直在逃避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18/8/1

人类——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更多发掘,实现自身的潜能,趋向真正的自己或丰满人性。但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全都如此。那么,是什么使我们停顿?什么阻碍了我们呢?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我们害怕我们的至善正如害怕我们的至恶一样,尽管方式有所不同。”就我们大多数人的情况而言,我们都有尚未运用或尚未充分发展的潜能。我们肯定都要比我们的实际表现更杰出。但我们许多人都在逃避我们体质上提示的天职事业、命运、生命的任务和使命。我们常常逃避责任,那是自然、命运、有时甚至是偶然事件命令(或说是提示)的,正如约拿(圣经旧约中的一个人物)力图徒劳地逃避他的命运一样。

我们害怕仔细设想我们最高的可能性(正如害怕最低的一样)。我们一般怕变成在最完美的时刻、在最完善的条件下、以最大的勇气所能设想的样子。我们对于在这种高峰时刻时自己眼中看到的神一般的可能性感到愉快甚至激动。但我们同时又带着软弱、敬畏和恐惧的心情在这些可能性面前颤抖。

这就是马斯洛最初称之为“对自身特有的畏惧”或“逃避自己的命运”或“躲开自己的最佳天才”的“约拿情结”。

这种情况几乎是普遍存在的,马斯洛曾经问他的学生们:“你们中有谁希望成为最伟大的小说家,或成为一位参议员、州长,总统?或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谁想当联合国的秘书长?谁企望当圣人?你们中间谁愿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听了他这样的间题,他的学生们人人都突然咯咯地笑起来,继而感到非常的羞愧而不安,直到他再问:“假如你不干,那么谁来干?”这自然是真理。学生们都一时无言以对,他以这种方式推动他的毕业生趋向这些更高的抱负水平,一次他又问:“你们现在秘密计划要写的伟大著作是什么?”这时他们显得手足无措,并支支吾吾,设法避开这个话题。马斯洛说:“为什么我不应该那样问?除心理学者以外还有谁更有能力写心理学著作?这样我就能再问:你不打算当心理学家吗?当然想。你受的训练是要当一名缄默的或不活跃的心理学家吗?那样有什么好处吗?那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你应该想当第一流的心理学家,当你力所能及的最佳的心理学家。假如你犹豫彷徨只打算较次于你力所能及的事业,我就要警告你,在你的余生,你将深感遗憾。你将逃避你自己的能力,你自己的可能性。”

马斯洛说,这种矛盾心理不仅存在于我们对自己的最高可能性设想中,而且特殊人性中和一般人性中对这些同样的最高可能性也抱有一种持久的、相当普遍的、甚至必然的冲突感和矛盾心理。我们敬佩并羡慕优秀人物,圣贤,忠诚的、德高的、纯沽的人。但是,任何深入观察过人性底蕴的人都能意识到,我们对圣洁人物所怀有的混杂情感往往更倾向敌对的情感。对非常美的女人和男人,人们往往或嗤之以鼻,或口出秽言,或故意夸张地品头论足,或搞一些恶作剧进行戏弄,对伟大的创始者,对我们的智力天才,也同样有种种近似不敬的甚至敌对的情绪或行为表现。不需要成为心理治疗专家就能看出这一种被我们称之为“对抗评价”的现象。只要读点历史就能发现许多这样的事例,甚至可以说,它们充满了全部人类史或任何历史的探寻之中。我们爱慕景仰那些体现了真、善、美、公正、完善、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但他们也使我们不安、焦虑、困惑,也许还有点妒忌和羡慕,有点自卑、自惭。他们往往使我们失去自信、自制和自重。

因此,我们得到了第一个暗示:大人物仅仅凭借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伟大就足以使我们体味到自己的渺小,不管他们是不是有意要造成这样的影响。也许是一种无意识的作用,他们一出现我们就会自惭形秽,那么我们会很容易以主观投射做出反应,我们会认为他们的存在就是贬低我们,像是特意针对我们的。于是敌意便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因此,马斯洛认为自觉的意识能削弱这种敌意。“假如你愿意对你自己的对抗评价、对你的畏惧和敌意加强自我意识和自我分析,你将很可能不再对他们怀有恶意。假如你能学会更纯洁地喜爱他人中的最高价值,也许会使你也喜爱你自身的这些特性而从此消除畏惧。”

鲁道尔夫·奥托曾精辟地概括说,对崇高事物的敬畏与这一动力是紧密相连的。把这一点和爱利亚德对神圣化和去圣化的洞察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更深刻认识对于直接面对神或神圣事物引起畏惧的普遍性。在某些宗教中,死亡被视为不可避免的后果。大多数文字前的社会也有一些地点和物体是禁忌的,因为它们太神圣因而太危险。马斯洛曾从科学和医学中提供过一些去圣化和再圣化的例子,并力图用动力学来解释这些过程。归根到底,它们大都来自在崇高和至善面前的敬畏,而且这一敬畏是内在的、有理由的、正确的、合适的,而不是某种疾病,更不是无法“治疗”的绝症。

但他又觉得,这些敬畏和畏惧不单单是消极的或使我们逃遁或畏缩的东西,它们也是合乎需要的、愉快的情感。能把我们引到最高的欢乐点、自觉的意识、洞察和“彻底的作用”。这应该是一条通向对我们最高能力的接受,通向我们可能已经掩藏起来或避开的不论任何伟大或善良或智慧或天才的最好途径。

马斯洛曾试图理解高峰体验为什么通常都很短暂,结果得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因为我们不够坚强,所以不能承受过多!”它太震撼、太耗损人了。因此,处于这种极乐时刻的人往往说,“不能再多了”,或“我受不了啦”,或“我简直要死了”是的,令人发狂的幸福不可能长久承爱,正如我们的机体太弱不能承受长时间的性高潮一样。

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一词含义是非常精当的。剧烈的情绪必然是极点的和暂时的,它必然比非极乐的宁静、较平和的幸福、对至善的清晰、深沉认知的内在喜悦要逊色得多。极点的情绪不能长久持续,但存在认知能长久持续。这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约拿情结。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怕被摧毁、怕失去控制、怕垮掉、怕瓦解甚至怕被那种体验杀死的合理畏惧。伟大的情绪最终能在实际上淹没我们。马斯洛认为,怕沉湎于这样一种体验的情感,一种使我们想起一切能在性感旺乏中发现的类似畏惧的畏惧,能通过心理动力学、深蕴心理学以及情绪的心理生理学和心身医学等等文献得到更好的理解。

在探索自我实现何以失败时,马斯洛曾遇到过另一方面的心理过程:对成长的逃避也能由对妄想的畏惧发动。马斯洛说:“普罗米修斯和浮士德的传奇文学几乎在任何文化中都能发现。例如,希腊人称它是对自大的畏惧。它被称为‘有罪的傲慢’,这当然是人的一个永恒的问题。

对自己这样说‘是的,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我要质疑柏拉图并胜过柏拉图’的人,必然迟早要被他的自以为是和骄矜弄得麻木不仁,特别是在他比较脆弱的时刻,他将对自己说:‘谁?我?’并认为那是一种疯狂的想入非非,甚至惧怕那是妄想狂。他把他对自身内在自我及其一切弱点、彷徨和缺陷的认识和他所知的柏拉图的光辉、完美而无瑕疵的形象相比,自然会觉得自己太放肆、太自

大。可他没有认识到,柏拉图在内省时必然也会有与他同样的感觉,但柏拉图终于前进了,越过了他对自己的怀疑。”

就某些人来说,这种对自身成长的逃避,只见于低水平的抱负,怕做自己所能做的事,自甘摧残、假装的愚蠢、狡诈的谦卑,实际上是对自以为是、对骄矜、对有罪的傲慢和自大的防御。有些人不能掌握谦逊和自豪之间的优美整合,而这种优良整合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是绝对必要的。许多研究者都曾指出:要发明或创造,你必须拥有“创造的傲慢”。但是,假如你只有傲慢而无谦逊,那么你实际上是在妄想。你必须意识到自身的神一般的可能性,而且也要意识到自己是实际的人的存在这一局限性,你必须能够同时嘲笑你自己和人的一切矫饰。假如你能对毛毛虫想当神仙感到有趣,那么实际上你便有可能继续尝试并满怀自豪而不再担心自己这是否是妄想,或会不会招致冷嘲热讽。这是一个绝佳的方法。

心理咨询,幸福实现

自我探索,心灵成长

-

智慧和爱,给你拥有幸福的力量!

幸福方法》

赞赏

长按







































有效治疗白癜风
复方氨肽口服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