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中午,重庆发生一起药酒中毒事件。生日席上,任某拿出自己配的药酒请大家饮用。喝了药酒的人,随后出现不适症状,医院急救。喝药酒的15个人均被送医,其中5人死亡。
有毒性的中药有多可怕?今天我们特邀张永生主任,来给我们详细讲述一下那些“有毒”的中药~
1
“小毒”、“有毒”、“大毒”、“极毒”
①“小毒”
指有一定毒性,约有7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差距较大,只有在过量或使用不当时可能出现毒副作用,如临床常用于止咳平喘的苦杏仁和祛寒除湿的艾叶等。
②“有毒”
也称常毒,约有9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应注意用法和剂量,如制川乌、制附子、苍耳子、朱砂等。
③“大毒”
是指毒性剧烈,约有30种。这类药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如雷公藤、马钱子等。
④“极毒”
也称剧毒,约有10种。这类药毒性剧烈,生品常用量很小或不宜内服,如砒石、生川乌、生草乌等。
自古以来,许多医学家均认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当代研究也证实部分有毒、大毒或剧毒药确能攻克一些疑难重症。如砒霜提取物质能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附子等药物制成的“四逆汤”能散寒止痛。
张医生叮嘱大家,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使用有毒性的药物前,一定要与医生沟通。
2
几种常见且有毒性的中药
1、雄黄—遇热氧化成砒霜
★★★★雄黄遇热后可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后可引起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者会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接触还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等。因此,雄黄的临床常用量为0.05~0.1克,多入丸散用。孕妇禁用。
含有雄黄的中成药不少,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砒枣散等。
2、苦杏仁—区别甜杏仁防误食
★★★很多人都吃过杏仁,但这种杏仁多是甜杏仁,一定要与作为药用的苦杏仁区别开来。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对咳嗽、痰多、喘息等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它有小毒,临床常用量为5~15克。苦杏仁的毒性主要来自于苦杏仁苷水解释放出的氢氰酸,这种物质可以阻断细胞的呼吸链,每克苦杏仁可以分解释放出氢氰酸~毫克,而60毫克氢氰酸就可以置人于死地。
3、乌头类药物—毒性高有致死风险
★★★★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主要来自有毒成分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0.2毫克,致死量为2~4毫克,中毒后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都属于乌头类药物,很多中成药,如舒筋活络丸、活络丹、追风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正天丸等都有它的踪影。
4、朱砂—辟邪饰品孩子要远离
★★★朱砂具有安神、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等症,大活络丹等常见中成药中都含有朱砂。但是因朱砂含汞,服用过量易致汞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疡、少尿、蛋白尿等。民间认为它可以辟邪,一些民俗挂件与饰品中常可见到它的身影,但注意不要让孩子触碰这些饰品,更不要误入口中。
3
有毒的中药为什么没有禁止使用?
1、含有毒性成分并不意味着有害
第一个层面问题就是,中药中本身就存在有毒性的药物,这在我国的古医书中早有记载。传统医学认为“是药三分毒”,临床事实证明,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并不意味着对人体有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减毒增效;另一方面,某些中药材的适量毒性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且中药的复方配伍可有效抵消其毒性反应。
2、某些“毒性”源于使用不当
第二层面的问题是,毒性并非来源于中药本身,而来源于临床不正确的使用。中药毒性反应主要包括对中药的不正常使用和不合理应用产生的后果,如中药质量不合格,使用中不符合辨证论治原则,超时超量使用等,这些情况往往易被误认为“中药毒性反应”而引起媒体争相报道,大大损害了中药的信誉。
张医生提醒大家,中药和西药一样有着两面性,既能防病治病,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身体。不过,仍有不少人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从而乱服中药,往往让身体受到伤害。
中药和西药一样有着两面性,既能防病治病,服用不当也会损害身体。
点击浏览详情及预约张永生主任。
——小编有话说
预约挂号电话—
张永生主任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