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城市经济 >> 正文 >> 正文

19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死很多人千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19/1/15

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事,一时的粗心大意就会酿成悲剧!

这19个最容易要人命的细节,你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做了!

01用电极式热水袋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广东一户人家在为电热水袋充电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留下黑色伤疤。

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经明确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

电极容易生锈,当锈末进入液体时,会导致液体电阻力降低,加热功率提升,当液体超过一定温度后就会因气化而爆炸。

提醒:买电热水袋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捏一下!

■若能摸到内部有个体积较大的U形或圆弧形管子,则为电热管式热水袋。

■如果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就是电极式热水袋!

02孩子穿羽绒服乘车

教训:冬季乘车的时候,羽绒服可能成为孩子们的“致命凶手”,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组对比实验中,穿上羽绒服的假人宝宝,在汽车发生撞击时像金蝉脱壳一样飞了出去,而不穿羽绒服的宝宝,在碰撞瞬间并没有飞出去,只是在座椅上微微回弹。

原来,孩子穿上比较厚的羽绒服,坐姿会发生变化,肩部的高度也增高了。

当汽车发生意外,强烈的碰撞冲击,根本不能有效地固定住孩子,衣服是固定住了。但孩子就像碗里的剥壳鸡蛋,一旦遇到碰撞事故就可能会滑脱出来,造成颈椎、头部的挫伤,严重甚至会造成死亡!

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在冬季外出时,在宝宝乘车前一定要检查衣服的面料是否光滑填充物是否蓬松,如果穿了蓬松光滑的外衣,那一定要先脱掉。

03戴口罩不去金属条

教训:南京一小伙儿戴着防雾霾口罩骑行回家途中,摔倒后被口罩中锋利的金属条刺入面部,鼻子、嘴唇和下巴等多处被划破,到医院缝了约针。

提醒:尽量选择边沿磨平的塑料材质鼻夹口罩外,或将口罩鼻夹上的金属条等摘掉。

04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教训: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做了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殃及旁边的模拟房屋。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

提醒: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05燃气灶旁边倒面粉!

教训:如果在厨房,一边开火,一边倒面粉,会发生什么?

“危机大调查”栏目用面粉做了类似的实验:

如果在密封的箱子里倒上面粉,用鼓风机把面粉吹起来,箱子瞬间爆炸↓↓

因为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提醒:别在厨房等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玉米粉、淀粉、奶粉等粉尘物质。

06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位江苏的老人因整夜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大火,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被活活烧死。

图片来自RF正版图库

提醒:电热毯可以用,但被窝暖和了需要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通电加热彻夜使用。

07冬季给孩子穿太多

教训: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医生表示,每年冬季都有“被捂坏”的患儿。孩子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会导致孩子代谢加快、缺氧、出汗失水,轻则留下后遗症,重则导致死亡。

提醒:天气寒冷的时候,不用给孩子穿得过厚。家长可以用手感觉孩子皮肤是不是光滑的,如果孩子背上潮湿粘黏就说明穿多了。

08机洗羽绒服

教训:据大河报报道,洛阳的孙女士反映,正在洗衣机里甩干的羽绒服突然“砰”一声“爆炸”了。

图片来自RF正版图库

这是因为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吸饱了水的羽绒脱水后不断膨胀,羽绒服内就会产生空气,而防水涂层又不利于气体排出。

再加上干燥的尼龙布和羽绒会产生静电,而洗衣机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气就可能引起“爆炸”。

提醒: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09烤火取暖不通风

教训:12月9日10点半左右,秦女士抱着娃娃在烤着炭火的房间睡觉,被发现时,两人都昏迷不醒。虽然经过了积极救治,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最终,幼小的红红还是被宣告不治身亡。

提醒:每到冬季,类似中毒患者有所增加,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许多人是在无意识中吸入,危险性极高。

如果采用无烟煤或是木炭烤火建议取暖时间不宜过长,另外,一定要注意通风。

10感冒药混着吃

教训:现代快报报道,江苏一男子因感冒后连吃三四种感冒药,结果感冒好些了,但却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图片来自RF正版图库

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提醒: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效果不佳时要就医。

所以不论是什么药品,都要严格遵医嘱使用,注意含马兜铃属药品的肾毒性、致癌性风险。

11服降压药吃柚子

教训:据当代健康报报道,一位湖北老人吃了2片降压药之后,又吃了小半个柚子。半个小时后就感觉头晕得厉害,心跳也很快,医院的半路上晕了过去。

柚子中含有高血压患者必需的天然微量元素钾。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终身服用降压药,如果同时食用了大量的柚子,就好比服用过量的降压药,甚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

提醒:在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要吃柚子或饮用柚子汁。

12混用两种清洁剂

教训:据安徽商报报道,蚌埠市两名小孩,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倒入盆中,化学反应生成氯气,引发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悲剧。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以及腹泻。

提醒:若是要使用两样,记得一定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13骑车系长围巾

教训:据江苏电视台报道,江苏一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脖颈被死死勒在牙盘上,不幸窒息而亡。

提醒: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或者换用围脖。

14车内开着暖气睡觉

教训: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室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提醒:不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长时间开启空调,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也要经常摇下玻璃窗。

15加油前未放静电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子因自助加油时手上带有静电,导致突然起火,自己被烧伤。

加油前不先消除静电,油雾与静电火花相遇有可能引发明火。

提醒:冬季易产生静电,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放出去。

16酒后呼呼大睡

教训: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18岁男生小王喝醉后因睡得太沉,右腿因受压迫,肌肉缺血坏死,横纹肌细胞大量破坏,发生横纹肌溶解,出现可致命的肾衰竭。

在酒精作用下人往往会睡的很沉,由于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受压、受热的部位都会失去知觉。许多组织、器官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

提醒:酒后最好不要立即睡觉,如果入睡,最好身边有家属,协助其翻身。

17用微波炉里加热鸡蛋

教训:据湖北经视报道,年11月湖北武汉的朱先生用塑料碗盛满水,将鸡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炉加热。打开微波炉,鸡蛋爆炸。

因为朱先生正脸面对微波炉,眼睛受到重创。经医生检查,双眼眼睑和眼球被炸裂,双目失明。

提醒:生鸡蛋不能放置在微波炉内加热。鸡蛋爆炸的原因有点类似于水的“暴沸”。鸡蛋内部过热,压力很大,受到到外界干扰,压力释放,于是鸡蛋就暴了。

如果爆炸发生在鸡蛋进嘴的时候,大概就相当于在嘴里放鞭炮了,这种威力带来的后果就更可怕啦!

18随意服用中草药

近日,广东佛山,一男子因感冒网购“金银花”治病,结果买到的却是断肠草,不慎煮药吃后中毒。经一夜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中药师:金银花叶子无光泽,花形呈漏斗状,金黄色;断肠草叶面光滑,花成对状,黄色。

无独有偶,年1月,11岁的文文放学后因为口渴,一口气喝下了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约50克山豆根),随后出现口角紧闭、头晕、呕吐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中毒性脑病......

文文因为脑损伤严重,基底节区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很大。

患病近一年来文文饱受病痛折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家人带着文文全国各地四处求医。

提醒:请慎用!这些中药也具有毒性

①强心类: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②化痰止咳平喘类:麻黄、细辛、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罂粟壳等。

③抗癌类:蟾蜍、喜树、长春花、山慈姑等。

④抗风湿类: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⑤虫类药:全蝎、乌梢蛇、蜈蚣、水蛭、虻虫等。

⑥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红升丹、白降丹。

吃药请遵医嘱,不要乱服,不然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哦!

19用燃气热水器洗澡

教训:据钱江晚报报道,年1月1日上午11点24分,浙江台州温岭市温峤镇人民政府官方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山东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