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献给我曾经工作10年的集体,以及诸位亲密的战友们!
序
这必然是一堆小众观点的文字,因为金字塔不可能头重脚轻。
但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向往塔尖的心,哪怕你已经两腿残疾。
名词解释
一个礼拜之间,突然不明白“职场”是个什么“场”了。可能是近来听到这个词的频率稍多,难免有点厌烦和无奈。
窃自搜一搜,发现了这么多的看似熟悉的伪命题?是什么时候开始,职场如此的充满着江湖之味道。
按照汉字的解释,“场”不过就是个很多人聚集的地方,那么“职场”就该是个大家一起工作的地方而已。可是当它变成了江湖的时候,顿悟了!不学点心理学怎能上得职场,不读完孙子兵法如何能上职场,有智商没情商者那更是职场上的一群群喜羊羊。顷刻间,职场已升级成比战场、官场更刺激的名利场。
菁英已成精~
欲望和需求
简单铺垫一下,说一下(抄一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提出者:亚伯拉罕·马斯洛
时间:年
关键词:五阶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论点:需求有方向性,由低层向高层发展。
还想知道更多图之外的内容,需自行学习,就不复制粘贴了。
辩证
如何解释反例?我们大可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容易找出N个为了成全信仰或承诺而放弃生命的例证,最牛掰的我就服田横和他五百个门客,千百年前的中国人完全超越了马斯洛的判断,是那么有追求,那么刚烈。他们若要复活在今天看到他们七八十代的孙子搞得娘炮一般模样,肯定后悔当初没带着一起走啊跑题
我并不是要说马斯洛是一个不见世面的人本主义者,只是要说明一点,马斯洛理论不是定理更不是真理,而是一种学说,是一个模型,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一定时空内的一些人类社会现象,而不是给出是非黑白的审判。能对这点认可那才能有如下的实践应用。
对号入座
回到职场,在吃过了精英们准备的一麻袋干货,喝了一肚子鸡汤的时候,你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分子,你的目标可以分成两个层级:
一,少干活(基本属于生理需求,1阶需求),二,多拿钱(基本属于2阶需求)
首先你要利用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历史故事找出“这事儿不归我负责”的论据,然后表现出无比友好的腔调说“有问题都可以找我来支持,一定大力支持”,以贼大的热情来支持(Support)不归你管(Rsponsibility)的所有事情。
其次要深刻掌握组织内各路人马博弈关系,用各种明枪暗箭在错综的网络中挤吧蹭吧搏斗出一条通向晋升的光明的阴暗小路。
当然其中一些道德特别崇高者可以顺便体会到归属的3阶需求,以及被尊重的4阶需求,但一不留神,4阶需求又变成了实现2阶需求的过渡手段了,又回去了~
上班的目的
世上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想做的事,自己能做的事,和能够养活自己的事,三者统一到所从事的工作中来呢?很多人把上班单纯的当成赚钱的途径其实也无可厚非。
既然如此,苦心钻研一套套教育你如何满足自己1、2级的需求的职场精英理论,也就不算道德的沦丧。只是这样的追求略为单调吧,一二一,一二一。
总是很羡慕工匠精神,但你会发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大抵都已经把三种事情统一起来了。而自己却很难做到,无论是能力还是环境。(找了个好理由)
也羡慕我们父辈有好多相知一生老同事,客观上,现在因为工作稳定性变低,工作压力变大,我们拥有那样的老同事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困难。(又找了个好理由)
倘若人生能遇几个同事,即使意见分歧,利益不平,都能不损彼此的友谊;就算目标对立,资源竞争,都能心心相惜。那比起升个一官半职,得失却又如何呢?
克林斯曼勒夫在巴西相逢
正能量总结
竞争的压力,房价的压力,已经让一代人失去了一代人的快乐,成为了一心追逐1、2阶需求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把职场硬生生的演绎成一个纷繁复杂的舞台剧场。
或许这是一个没有房贷的人,说的那并不腰疼的话。但是把职场当成战场,当成官场来生活的人,又岂是个个负债累累?
哦~还来跟我谈职场ABC吗?非要暴露你那狭隘的格局,那局促的气场吗?多讲点法,少讲点术很难吗?让职场成为一个玩弄情商,斗智斗勇的地方好玩吗?真的好玩吗?满脑子一二一的精英们,我来教你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缺少情商的高智商,好歹也是一种呆萌吧,而缺少智商的高情商对人对己都是一种危险。
TOYOUALL:努力学着干好自己的工作,有可能的话试图爱上自己的工作,再发展几个真正的朋友(≠熟人),一起多喝个酒吧,当然还有王老吉。
隐者微言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