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之二十三
一个项目开拓者,要历经项目前期拓荒的各种艰辛。
每一个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早期,都是非常艰难的,国际项目更是如此,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困难一个接一个地考验着大家。
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年1月12日麦特隆项目开工庆典上表演。
罗继忠是第二批到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的人员之一,他常常给我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第一批员工刚到莱索托的时候,麦德隆项目部什么都还没有,宋总、龙总、易总、张飞4个先行者,只能在酒店里吃住。
开始几天,大家感觉酒店的自助早餐很不错,西餐、牛排的味道挺美、挺爽。可是几天过后,西餐、牛排就变得像嚼蜡一样,简直无法下咽。
再精美的西餐也不如“家乡的味道”好。
大家开始怀念“大米饭”、怀念“辣椒炒肉”——怀念“家乡的味道”。
于是,就去当地中餐馆吃。同样是开始几天感觉很新鲜、味道很好,后来却越来越难吃,吃得直想吐。
当地的中餐馆几乎都是福建、上海人开的,重口味的湖南人很难适应沿海一带的清淡甜食口味。要求中餐馆做湘菜或川菜,即使特别交待了:“多放辣、不放糖”,厨师们也会习惯性地往菜里放点糖。
还是香辣可口的“老干妈”够味。
幸好莱索托华人超市的中国货丰富又齐全。香辣可口的“老干妈”,随处能买到。“老干妈”便成了大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自备菜”,无论去哪家中餐馆都要带上一瓶,已然成了餐桌上的一道“主菜”,餐餐吃得精光。
大约2周后,麦特隆项目在马塞卢治安条件较好的FrienbelEstate小区,租下了一栋3室2厅2卫的独栋小楼房——FrienbelEstate第13栋,正式成立了麦特隆项目办事处
很快,又租了3栋,大家集中住进了FrienbelEstate小区,项目部正式有了一个集中的生活空间与办公场所。
FrienbelEstate小区一角
紧接着第二批、第三批员工陆续到达。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对于麦特隆项目来说,开工早期员工们的一日三餐,是大家集体面对的一大困难。
但是厨师没有到位之前,吃饭问题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品尝过马塞卢中餐馆、西餐厅食物的滋味后,大家提出了轮流做饭的建议。
当时十来个人,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当厨房里的一个角色,小小的厨房里,有洗菜的、切菜的、炒菜的,还有专门指挥和看热闹的,小食堂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在FrienbelEstate第13栋开张了。
在蔬菜比肉贵的马塞卢,每餐都少不了肉。但是莱索托的猪肉膻味非常重,大家更喜欢吃牛肉、羊肉,不是红烧吃,就是炖着吃,土豆、萝卜只要能放的菜,就只管往里添加,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杂烩美食就这样大功告成。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也不管味道如何,每一顿都吃得个底朝天。
当地人喂猪是用根绳子栓在树桩上或大石头上,而且从来不阉,猪肉膻味很重。
在没有大厨的日子里,一日三餐终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困难,每个人手头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时也想清闲一下。
真希望“天上掉下一顿美餐”。
机会来了——大家等来了一场“特殊的婚宴”。
有一天,项目部收到一位当地华人的婚礼请帖,虽然只有一张请帖,但邀请的却是整个麦特隆项目部,而且对方反复强调:请大家都去。
据说这位华人到莱索托经商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三十多年来见证了莱索托的风云变幻,经历过几次政治风波。
饱经风霜的华人一路走来,历尽艰辛,实属不易。他的成功智慧与秘诀就是——与人为善、广交合作伙伴,形成良性竞争力。
这家主人确实是一个精明人,他了解麦特隆项目的现状,目前虽然人员不多,却都是项目骨干。与一个大央企结交,日后必可争取到许多合作机会。
“今日,你给我一滴甘泉;明日,我还你一片汪洋。”——这本来就是中国电建人的风格。
何况我们初来乍到,在莱索托正需要寻找合作伙伴,打开生产局面。
“你给我一滴甘泉,我还你一片汪洋。”
请柬是提前一个礼拜送到的,婚宴就设在项目部办事处对面的LesothoSun大酒店——马塞卢最高级的酒店。婚宴定于当天中午十二点举行,十点钟以后宾客就陆续抵达。
早上还在争论派谁当代表出席,负责后勤的老陈总发话了:“既然请柬上邀请的是麦特隆项目,大家都去吧,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我们正好一桌,今天中午项目部放假——不做饭了。”
果真“天上掉下了一顿美餐”。
LesothoSun大酒店中餐厅
好奇的年轻人很想去欣赏一下当地华人婚礼的仪式风格,更想去品尝一下莱索托的婚宴美食。
虽然到莱索托才2个多月,说起一日三餐,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有些同事私下已光临这家酒店多次,都竖起大拇指称好。
为了好好品尝这顿美味佳肴,有人建议当天不吃早餐,有的人真的准备空着肚子去。
办事处与LesothoSun大酒店仅一墙之隔,大家掐着时间赴宴,十二点整到达婚宴大堂,由老陈总代表递上贺礼红包。
这时宾客陆续到齐,而席位上却鲜有入座。宾客们或坐或站或四处游荡。
静静的等待了十分钟,传来一个不妙的消息,婚宴要推迟到两点半开始。
“海市蜃楼”般的美食瞬间坍塌,肚子开始翻腾,空肚子叫得更厉害。
大家只好在酒店的花园间闲逛消磨时间,静静地等待那顿“美味佳肴”的婚宴开始。
LesothoSun酒店花园泳池一角
一个有经验的同乡告诉我们:“这里的婚宴一般都要在三点半以后才能开始”。
听到这个消息,几个兄弟干脆跑回办事处,下面条“垫底”去了。
不吃早餐饿到下午三点半,“美味佳肴”是神马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婚礼真的等到了三点半才开始,此时的饭菜特别香甜可口——是真正的“美味佳肴”。餐桌上十几道菜,除了常见的菜肴,值得一提的是那鲜嫩的鲍鱼、麻辣的龙虾和肥而不腻的猪肘子,当然还有那烤鸭和海参也是相当的够味,甚至不比国内某些老字号名店的味道差。
虽然等待的时间长了点,但却不负此行,人人吃了个肚儿圆。
项目部小食堂,随着入场人员慢慢增多,小锅菜也慢慢变成了大锅菜,自由发挥厨艺的激情,已然消减。但是大家宁愿坚持做饭,也不愿再去餐馆里吃。
于是进入了分组轮流做饭模式,按照厨艺水平高低搭配分组,厨艺好的担任准大厨,各带2个人组成一组,每天轮一组。
各组在准大厨的带领下,每天都能为同事们奉上一顿香辣可口的饭菜。
经过1个多月的分组做饭,一位优秀的准大厨——邓宏,脱颖而出。大家一致认为,邓宏是所有准大厨中,厨艺最好的一位,每次他们这一组做的饭菜最受大家欢迎。
邓宏是砂石公司派到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的二级单位负责人之一,年11月就到了莱索托。通过沟通与协商,项目部的大厨一职暂由邓宏兼任。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邓宏
从此,大家吃的饭菜越来越有形有色、有滋有味,员工们生活得越来越好。
转眼就到了年春节前夕,这时从国内来了一位新的准大厨——刘杰。
刘杰是奔着年的年夜饭来的。
刘杰是水电八局常德机械厂的一名高级技师,曾经承包过常德机械厂的职工食堂。因有一套超高的金结制作工艺,又有一手好厨艺,而被公司人事部门推荐到莱索托麦特隆项目。可是项目金结施工还没有开始,却被提前安排入场为大家做年夜饭来了。
童心未眠的刘杰
年1月20日过春节,刘杰1月15日接到通知,18日与朱建会、王军3人一起飞往莱索托。
他们3人从国内带来了不少年货,都是国际公司帮忙准备的腊肉、香肠、酱板鸭、瓜子、花生、荔枝、桂圆、红枣、春联、红包等……
邓宏也已经准备了不少卤鸡翅、卤牛肉、卤鸡爪、猪蹄、扣肉、肉丸子等年夜饭菜肴……
刘杰的到来,让邓宏得到了解放,他可以安心地去忙自己的工作了。可是到了3月底,项目金结施工开始入场,刘杰的“战场”转移到了前方工地,邓宏又无怨无悔地顶替回来,再次担负起“准大厨”一职。
邓宏这一兼职,估计要等到专业大厨入场后,才能彻底解放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t/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