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中国政府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援非医疗队已经成为中非外交史上功勋卓著的一支队伍。年6月,由湖北省承派的医疗队开始对莱索托进行医疗援助,经过年不懈努力,医疗援助已成为中国对莱提供真诚无私帮助的重要方式。年10月,带着光荣和梦想,承载着祖国的寄托与希望,沿着前辈们夯实前行的足迹,第1批援莱索托医疗队踏上了这片美丽而又贫瘠的非洲大地,延续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在这里,队员们用辛劳、智慧、汗水和勇气,写下了浓墨重彩爱的篇章。
年10月11日医疗队整装待发
一、肩负使命,迎难而上
年5月,医院的7名业务精英集结于东湖之畔,开始了援莱索托的行前培训,内容包括语言、受援国国情、外交礼仪、宗教文化等。莱索托是全世界公共医疗服务资源最匮乏,传染病最高发的国家之一,艾滋病发病率高达3%,住院病人发病率更是高达50%,结核感染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人均寿命仅39岁;她全境被南非环绕,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中国,平均海拔超过米,也被誉为“高山王国”;同时,她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与非洲发展“真、实、亲、诚”友好关系的代表国家之一。在了解了莱索托的恶劣条件和外交战略意义后,队员们无一退缩,斗志昂扬地学习语言,着手规划未来的工作。最年轻的针灸科医生赵欣,小孩还未满周岁,他将家庭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尚在哺乳期的妻子;最年长的麻醉科医师张安传,老母亲患急性心梗,就在临行前一天被送进了ICU;骨科医生张玉辉,父亲被诊断出肺癌需要手术,作为家中长子不能陪在身边,心中的痛苦和愧疚可以想象;妇产科医生黄欢,刚到莱索托一个月,就相继收到婆婆和姐夫去世的噩耗……这群可敬的人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前行,用济世为怀的大爱化解个人的困难。
二、施展技艺,推陈出新
医院——医院行政楼
医院房屋设施的简陋、仪器设备的落后、医护人员的短缺、知识观念的陈旧等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莱索托北医院,全院仅有19张床位,9名全科医生,一台老旧的黑白B超机和极度落伍的X线机,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也极其有限,药品完全来自世界各国的捐赠,种类少之又少,断货的情形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生需要凭借认真细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参考最基本的辅检资料,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给予最有效的治疗。内科医生陈伟,每天要接诊患者30余名,在他的精心治疗和科学宣教下,大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得到长期稳定的控制,大大降低了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他还成功救治了多名艾滋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协助完成了该院首例尿毒症透析治疗;此外,身兼ECG技师的他,常常需要穿梭在各个病区进行心电图检查和会诊。
内科医生陈伟为本土医生讲解治疗方案
医疗队队长徐勋华是全莱索托除首都马塞卢以外唯一的放射诊断医生,因此除了承担医院放射科的日常工作,还要医院的疑难X线、CT及MRI病例,并通过与妇产科医生合作,在该院率先开展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为不孕症患者明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放射科医生徐勋华与妇产科医生合作率先开展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麻醉科唯一的麻醉机是中国捐赠并由麻醉师亲手安装,麻醉药品种类陈旧,副反应明显,手术期间更需要严密监测,这些都难不倒经验丰富的麻醉科主任医师张安传,但在面对体型巨大和脊柱生理弯曲不同于亚洲人的当地患者时,他也得一改几十年的工作习惯,学习采用坐位进行椎管内麻醉;对于剖宫产娩出的窒息新生儿,他总是第一时间开始复苏抢救,在他的帮助下,49名新生儿转危为安,医院助产士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也得到了规范和提高。
翻译金爽爽协助麻醉科医生张安传为本土医生示范臂丛神经麻醉
莱索托的冬季漫长,昼夜温差大,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艰苦的生存条件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肥胖,让很多当地居民饱受关节炎、腰腿痛、中风后遗症的折磨,这些西药没有理想疗效的疾病,中医却能显神威,因此中医针灸推拿拔罐在这里备受青睐,每天针灸科医生赵欣所在的理疗科都人满为患,一年内行针超过7万枚,小小银针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还有调理保健的作用,随治随走,快捷高效。赵欣医生还在莱索托首次开展小针刀,治疗因腱鞘炎、肩周炎等导致关节僵直的患者16例,效果立竿见影,刀到病除,充分展现了中医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针灸科医生赵欣为患者做针灸及小针刀治疗
妇产科是医院最忙的科室,印贤琴和黄欢医师承担了妇产科门诊、病房、超声、急诊以及年轻医生带教的大部分工作。由于缺乏孕期保健和定期产检,产科急症及严重合并症的发生率极高,两位妇产科医师常常需要4小时oncall。身材娇小的黄欢医生,就在频繁的夜班急诊后,一周暴瘦3公斤;美丽善良的印贤琴医生,在为一名艾滋病患者做剖腹产时不慎被针扎破手指,经过紧急处理后,很快调整好情绪,不顾劝阻地完成了余下的急诊手术。即便如此,两位专科医生仍然精诚合作,在条件简陋,血源紧张,艾滋病暴露风险高达50%的情况下,医院的数个第一:第一例宫颈癌减瘤术,第一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产后出血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第一例会阴IV度裂伤修补术,第一例外阴畸形矫正术,第一例妊娠中期宫颈环扎术……不仅切实救治了患者,医院的诊疗水平。
妇产科医生印贤琴职业暴露后仍坚持完成急诊手术
妇产科医生黄欢、印贤琴协同作战
骨科医生张玉辉的工作量也相当繁重,车祸、坠马伤、外伤、枪伤都是他门诊的常见病例,全年共实施手法复位近例。由于手术设备简陋,内固定耗材陈旧,对开展复杂骨折内固定,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的功能重建造成了极大困难,张医生因地制宜,在医院首次开展了踝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符合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骨科医生张玉辉为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手术
三、深入山区,巡回医疗
莱索托的医院、医院及红字会卫生设施,医生和病人的比例约1:,要为全国220万人口提供健康服务显然只是杯水车薪。卫生资源不仅匮乏而且分布不均,缺医少药的问题在偏远山区尤为严峻。生活贫苦,交通落后,山民们出行困难,在疾病面前往往束手无策。队长徐勋华在了解情况后,经报大使馆经商处和莱国卫生部批准,在当地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四次率领队员远赴高原和贫困山区开展巡回医疗。一方面依托当地医疗机构已有的设备和药品,为病人提供更深入的检查和更系统的治疗;同时依据情况捐赠他们缺乏的部分常用药品,并在更深入了解了受援国的医疗现状后,对后续的医疗援助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医疗队还带去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对当地医务工作者进行专题讲解、技能培训、手术示范及带教,通过传帮带提高本土医生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广泛更长远地服务当地患者。每到一处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常常有病人会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啊?真希望每个地区都有中国医疗队!”除了受到民众的欢迎,巡回医疗点的医护人员也对医疗队的工作报以诚挚的赞赏和感激,他们也在感谢信里写下了对长期合作的期盼。医疗队还在聋哑学校和贫困山区开展了两次送医赠药的义诊活动。莱索托的主流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医疗队巡回医疗和义诊的事迹并给予高度评价。很多莱方高官政要纷纷慕名而来,或通过各种渠道点名要找中国医疗队看病。
徐勋华队长代表医医院捐赠药品
妇产科医生黄欢进行产后出血的专题讲座
医疗队与巡回医疗点医护人员合影
外媒报道中国医疗队在聋哑学校义诊活动
四、和谐进取,争先创优
第1批援莱索托医疗队的7名医生,平均年龄不到40岁,是历届医疗队中最年轻的一支,元气满满,具有较好的语言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团结友爱的合作氛围,出发前,队员们就互相打气,要争取成为最优秀的医疗队!
7名医生各自独挡一面,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这都离不开生活上的互相关爱和融洽相处。加上厨师和翻译,原本素不相识的9名队员共同生活在一片屋檐下,却能亲如兄弟姐妹,胜似一家人。厨师闫汉生是有多年援外经验的老同志,在食材供应有限的条件下,为保证队员的营养和健康默默努力着;小翻译金爽爽是全队的掌上明珠,是与莱方卫生部、医院、媒体等各方协调的联络员,还在当地报纸上发表英文稿件宣传医疗队的工作,虽是应届毕业生,能力却不容小觑;张玉辉医生性格平和,笑声爽朗,总是能恰到好处、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陈伟医生则是队里的歌神和移动百科全书,他在浴室里高亢沉醉的歌声,在饭桌上天文地理的信口拈来都是队友们的减压神器;妇产科姐妹花黄欢、印贤琴,一个热情开朗,一个沉静内向,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工作起来却是极度合拍,在两个人的积极努力下,医院孕产妇的转诊率和死亡率;小暖男赵欣医生来自宁夏,常常会做一手地道的西北面食帮队友调剂伙食,队里哥哥姐姐们的腰酸背痛,无一不在他的巧手下得以治愈;张安传医生一来就在院子里洒下了从国内带来的蔬菜种子,辛勤浇灌,无奈土地贫瘠,收成不丰。摄影发烧友的他,也用镜头定格了我们在莱索托工作生活的许多美好瞬间;队长徐勋华安排部署工作事无巨细,关心帮助队员也是细致入微,妇产科医生常常在夜里出诊,每次都是他亲自接送,无论去多晚,等多久,还会像家长一样叮嘱:慢一点啊,注意安全。队员们家里有事或情绪波动,他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尽力安抚。除了本职工作,他还是任劳任怨的司机、保镖兼情绪垃圾桶。
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出色完成各项援外工作指标,真正用实际成绩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五、骨肉同胞,守望相助
除了帮助莱索托人民,为驻莱索托使馆外交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提供医疗服务也是医疗队的职责之一。三八妇女节当天,大使馆设专场安排医疗队为使馆及中资机构工作人员和家属进行健康讲座,内容涉及高血压、骨质疏松、颈肩腰腿痛以及女性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等。讲座结束后医疗队就地开展健康体检和咨询,赠送药品。赵欣医生更是当场实施了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有效缓解了他们的慢性疼痛。在中资机构主办的趣味运动会及篮球联谊赛上,也有医疗队的保驾护航,大使称赞我们不仅是中莱友谊的桥梁,也是驻外工作人员的后方保障。
医疗队三八妇女节在大使馆开展健康讲座
莱索托治安混乱,枪支管理松懈,暴力事件频发,尤其是针对华人华侨及华商店铺的持枪抢劫事件时有发生。医疗队未雨绸缪,刚到莱索托就成立了应急小组,随时应对车祸、灾害、暴力等所致的中方人员伤亡。无论节假日还是深夜凌晨,凡是因伤来到医疗队驻地的华人,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来自祖国同胞的温暖守护。队员们对他们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艰辛感同身受,誓要做好他们健康的守护神。
凌晨3点为被抢劫的华侨清创缝合
医疗队的工作也得到了使馆经商处、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的鼎力支持,在我们每一次巡回医疗、义诊、捐赠的活动背后,都有他们的帮助和付出,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牵动着他们的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转眼一年的援莱工作已经结束,回望这一段旅程,从披上印着五星红旗的白色战袍那一刻,我们就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既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中莱友谊的使者,正是这一份责任感化作的动力和鞭策,时时指引我们,用大国情怀,用仁心仁术,实现了医者对人类和生命的神圣承诺,用青春和爱灌铸起友谊的桥梁,向非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了“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无愧于国家的嘱托,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文丨中国第十二批援莱索托医疗队印贤琴徐勋华
责编
刁皓若
小编有话说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非洲华侨周报》的支持,欢迎留言互动,小编在后台扶你上墙哦~,热烈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投稿,讲出你的非洲故事。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
gmmg.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体系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ls/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