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马塞卢 >> 民俗风情 >> 正文 >> 正文

第2462期非洲综合新闻

来源:马塞卢 时间:2017/11/9

提醒在肯尼亚中国公民“双节”期间注意旅行安全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即将到来,中国驻肯尼亚使馆提醒来肯或在肯中国公民届时切实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确保在肯旅行期间生命财产安全。

  一、外出时随身携带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首次来肯请务必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黄热病疫苗(注意疫苗注射10天后生效),并随身携带《国际预防接种证书》(俗称“黄皮书”)。

  二、旅游期间,要尽量结伴同行,不要前往贫民区和偏僻的街道、场所,避免夜间单独外出活动,勿在户外步行。

  三、乘车期间,所有乘客均需系好安全带,不要轻易打开车门或车窗,不要在车内明显处放置钱包、手机、相机、首饰等贵重物品。

  四、肯尼亚法律规定,严禁购买和携带象牙、犀牛角、野猪牙、毛皮等野生动植物制品。肯各出入境口岸对该类物品查验十分严格,一旦被查出,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判刑。请严格遵守肯相关法律规定,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不要为陌生人携带行李或物品。

  驻肯尼亚使馆24小时领事保护协助

  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86-10-或+86-10-

  肯尼亚报警

中国驻肯尼亚使馆

二〇一五年二月一日

埃及旅游业开始复苏 去年旅游收入大增27%

新华社开罗2月1日电(记者马岩)埃及旅游部长希沙姆·扎祖1日在首都开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埃及2014年共接待约外国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75亿美元,较2013年的59亿美元大幅增长27%。

希沙姆·扎祖说,他目前正在同多个国家的旅游部长洽谈,向他们介绍埃及的真实情况,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预计到今年9月,埃及旅游业将全面复苏,埃及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恢复旅游业大国的地位。

旅游业一直是埃及最主要经济支柱之一,2010年埃及接待外国游客约150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到125亿美元。但2011年政局陷入动荡后,外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旅游业收入也急剧萎缩。

随着埃及国内形势好转,数个欧洲国家在去年夏季解除了对埃及的旅游警告,之后外国游客数量开始回升。(完)

随笔:埃及要切断与哈马斯的联系吗

新华社记者高路

埃及开罗紧急事务法院1月31日作出裁决,宣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为恐怖组织,此举不仅使哈马斯治下的加沙地带与埃及关系更加复杂,更令加沙地带居民生活再度雪上加霜。

埃及法院这一裁决绝非偶然。哈马斯与埃及最大的伊斯兰宗教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关系密切。2013年7月,穆兄会领导人穆尔西下台,埃及政府与哈马斯关系急转直下。

去年3月,埃及政府开始禁止哈马斯在埃及活动,包括关闭其在埃及办事机构。此外,埃及政府还关闭西奈半岛与加沙地带接壤的拉法口岸,炸毁地下走私隧道,俨然决心切断与哈马斯一切联系。

就在埃及法院裁定卡桑旅为恐怖组织前两天,西奈半岛发生多起袭击致数十人死亡。虽然埃及方面未将袭击直接归咎于哈马斯,但是鉴于埃及此前多次指控哈马斯支持西奈半岛暴力活动,此番重拳敲打哈马斯不足为奇。

埃方将卡桑旅列为恐怖组织之举在加沙地带引起震动。哈马斯发言人表示,埃方此举“完全出于政治考虑,应重新审视此决定”。

埃及法院裁决直接影响便是“禁足”卡桑旅成员,即卡桑旅成员一旦进入埃及,便面临被拘捕或遭起诉风险。而对加沙地带居民而言,这一裁决意味着他们赖以生存的拉法口岸将持续关闭。

面积365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西接地中海,北、东两面与以色列相邻,南端一小段与埃及西奈半岛接壤。2007年巴勒斯坦内部分裂,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以色列此后对加沙地带实施“铁桶”政策,仅允许限量生活必需品进入。

除极少数商人、病人可申请许可外,其他加沙地带居民想要进入以色列难比登天。正因如此,与埃及相邻的拉法口岸意味着一线生机,是加沙地带居民与外部世界联通的唯一窗口。

以往借助通往埃及的走私地道,从日用品到肯德基,甚至连动物园的狮子,加沙地带居民都能运来。以至于当地人说,“只要拉法口岸开放,我们根本不需要以色列”。

加沙地带居民经拉法口岸进入埃及,取道埃及可远赴欧美谋生。加沙地带与埃及关系持续恶化,拉法口岸若关闭,无人知道何时会再度开放。

埃及法院的裁决更关乎巴以关系。一心想坐稳阿拉伯世界头把交椅的埃及在以往巴以和谈中一直充当协调人角色。埃及与以色列有外交关系,又与巴勒斯坦天然亲近,特殊地位无人取代。哈马斯与以色列拒绝直接会谈,埃及出面传话,去年以军发动的“护刃行动”更是在埃及斡旋下得以结束。

若遭埃及彻底抛弃,哈马斯必须另寻谈判协调人,而候选名单上的卡塔尔、土耳其或欧洲国家,无法堪此重任。没有埃及参与斡旋的巴以关系,或许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完)

埃及驱逐被监禁的澳籍半岛电视台记者

新华社开罗2月1日电(记者郑一晗)埃及总统塞西1日批准了遣返一名澳大利亚籍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的决定,该记者在被监禁一年多后获释。

埃及官方通讯社中东社援引一名政府官员的话说,这名名叫彼得·格雷斯特的澳大利亚人将于当天下午乘机返回悉尼,埃及外交部在澳大利亚驻埃及大使馆的协助下为其购买了返程机票。

包括格雷斯特在内的3名半岛电视台记者于2013年12月在开罗的一所酒店内被捕。2014年6月,埃及法院以协助恐怖主义集团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制造虚假新闻、散布谣言以及危害埃及国家利益等罪名,判处这3名记者7至10年有期徒刑。3人随后提起上诉。

2014年11月,塞西签署法令,规定总统有权在案件审理中遣返在押外国人。(完)

苏丹反政府武装释放6名保加利亚人

新华社喀土穆2月1日电(记者邵杰)苏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1日宣布,释放日前被该组织扣押的6名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的保加利亚人。

“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在声明中说,他们已经在当天上午把6名保加利亚人移交给联合国驻南苏丹团结州的官员。

保加利亚外交部当天证实了这一消息。保外交部发言人说,解救行动已结束,目前6人处于安全地区,保方并未向反政府武装支付赎金。

“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一直在苏丹南部靠近南苏丹的南科尔多凡州和青尼罗河州从事反政府武装活动。1月26日,“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武装人员在南科尔多凡州乌姆杜林地区迫降了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的一架直升机,并扣押了6名保加利亚人。(完)

李源潮向赞比亚新任副总统维纳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1月27日向赞比亚新任副总统维纳致贺电。

李源潮表示,中赞传统友谊深厚。建交50多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持续加深,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中方愿同赞方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完)

莱索托首相保镖遭枪击受伤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2月2日电(记者郭兴华)马塞卢消息:莱索托首相塔巴内的两名保镖1日遭枪击受伤,塔巴内本人不在现场。

据南非媒体报道,枪击事件还造成一名路人死亡。

袭击事件可能与莱索托军方去年8月控制马塞卢的警察总部并包围首相官邸有关。当时两人在莱索托军队服役,向塔巴内通风报信,帮助其在军方包围首相官邸时躲过一劫。

莱索托将于2月28日举行全国大选。有分析说,此次袭击意在影响选举结果。(完)

尼日利亚政府军与“博科圣地”交火

新华社阿布贾2月1日电(记者杨旸程光明)尼日利亚政府军1日在东北部与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发生交火,击毙12名武装分子。

尼日利亚政府军说,武装分子驾驶配备重型武器的车辆进攻博尔诺州首府迈杜古里,当地驻军迅速展开还击。交火给当地民众造成恐慌,政府军封锁了部分主要道路并建议居民避免外出。

医院的消息人士说,该医院共接收交火中受伤的37人,但这些伤者的身份尚不明确,有些是当地居民。

“博科圣地”2004年成立。它效仿阿富汗塔利班,主张在尼日利亚施行宗教法律,一些成员据信与“基地”组织有关联。2009年以来,这一组织控制了尼日利亚东北部大部分地区,频繁发动袭击,迄今已造成数千人伤亡。

博尔诺州位于尼日利亚东北部,被称为“博科圣地”的大本营,首府迈杜古里曾多次遭到该组织武装分子的袭击。(完)

媒体说尼日利亚东北部两市遭炸弹袭击11人丧生

新华社阿布贾2月1日电(记者杨旸程光明)据尼日利亚媒体报道,尼东北部约贝州波蒂斯库姆市和贡贝州贡贝市1日分别遭炸弹袭击,共导致11人丧生、多人受伤。

据尼日利亚媒体《笨拙报》报道,波蒂斯库姆市的爆炸发生在下午1时20分左右,地点位于尼日利亚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某位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府邸前”。目击者称,袭击者在到达候选人府邸附近时,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爆炸装置,并称爆炸当场导致6人死亡、多人受伤。

目前尼日利亚警方尚未确认此次爆炸,但据一医院工作人员称已接受6具尸体。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对此事负责。

尼日利亚将于2月14日举行总统选举,现任总统、来自人民民主党的乔纳森将和最大在野党、全体进步大会候选人布哈里进行角逐。

另据尼日利亚媒体《先锋报》报道,当天,尼日利亚东北部贡贝州贡贝市遭连环炸弹袭击,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报道说,第一起爆炸发生在贡贝市的一个市场,导致2人死亡。不久后,在一处军事检查站,一名摩托车驾驶者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炸弹,导致包括1名士兵在内的3人死亡。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对此事负责。(完)

“欢乐春节”活动在南非举行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2月1日电(记者郭兴华)一年一度的“欢乐春节”活动2月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展示中国文化和迎春节日气氛的文化庙会吸引了当地民众积极参与。

庙会活动在约翰内斯堡的亮水商贸中心举行。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亮水文化庙会”及整个“欢乐春节”活动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可以说是今年南非“中国年”的序曲。

田学军说,南非“中国年”的举办将进一步增进中南两国人民友谊,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和各领域合作。他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年”活动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入人心。

庙会现场洋溢着欢快、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专程来南参加“欢乐春节”活动的中国浙江艺术团与当地侨界艺术家进行了舞龙、舞狮、武术、民乐、戏曲等文艺表演,现场还设有中国剪纸展、电视短片播放等中国文化展台和中国商品摊位。

当晚,南非浙江总商会为当地侨界举办了浙江艺术团“欢乐春节”晚会,当地各界华侨华人一起欣赏了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

从2009年起,“欢乐春节”文化庙会已在南非举办7年,得到越来越多当地民众的认可,参与人数逐年增加。除庙会和文艺晚会外,今年的“欢乐春节”活动还将举办武术表演、电影放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完)

中国第二批援利医疗队收治首例确诊埃博拉患者

新华社拉各斯2月1日电(记者张保平李斌)蒙罗维亚消息:中国第二批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日前收治的一名病患1月31日被确诊为埃博拉患者,成为第二批援利医疗队接手病区以来收治的首例确诊埃博拉患者。

中国援利埃博拉诊疗中心留观病区主任张勇介绍,病人是一名49岁的女性,一周前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此后症状明显加重。经询问,患者家中10天前有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

在确诊了埃博拉患者后,医疗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患者情况制订了初步治疗方案。医疗队队长杨海伟说,目前病人情况比较稳定,医疗队将尽全力组织抢救,争取让她早日康复。(完)

与埃博拉病毒面对面

孙鼎盛

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1月31日下午,室外温度32摄氏度。

笔者“全副武装”进入中国援塞移动式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有幸”与埃博拉病毒面对面!

这是笔者平生第一次如此复杂地“更衣”:先换穿一次性内衣裤、袜子和鞋,戴上口罩、套上鞋套,再穿上白色连体防护服、戴上内层手套、穿上黑色软质长筒防水靴套。头部由连接腰间送风机的正压头罩完全包裹住,这也是安全防护的核心部件;次外层还要穿上用一种化纤材料制成的蓝色反穿服,最后戴上外层手套。

这身行头套上之后,浑身上下便已没有一丝裸露,手腕、脚踝、腰部和脖子都用松紧带勒紧。尽管送风机呼呼启动,但是还没走出几步,笔者已是汗流浃背了。

实验室主门关闭后,消毒剂的刺激气味瞬间冲进笔者鼻腔。一个接一个白色舱门依次关闭,笔者进入实验室最核心的检测舱室:这里非常狭小,面积不足3平米。

队员姜涛小心翼翼打开样本袋,医院送来的临床病毒样本放进生物安全柜。他说:“样本内可能有采血用的针头,存放标本的玻璃试管也可能破碎,必须格外注意!”

去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亚特兰大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活炭疽菌灭活时,由于未能遵循正确操作程序,导致数十人疑接触致命的炭疽菌。

抗击埃博拉,实验室就是战场,需要意志品质,更需要严谨细致。检测组副组长赵光宇介绍说,每天他都要把当天队员离开时脱在各舱室的衣服收集起来,放入高压锅进行高压消毒。“遵守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打胜仗、零感染的不二法则。”

此时,姜涛正在一组管子上标上编号。这是50ml离心管,里面存放着消毒溶液。编号代表着中国移动实验室接收样本的数量——截至30日已采集4183例,31日则从第4184号开始编号。

半小时后,姜涛将双手伸进生物安全柜,开始整理送检样本。他小心地从包装袋中取出一份标本,和一支带有编号的离心管放在一起。赵光宇则在一旁仔细辨识和记录样本信息,并拍照记录。赵光宇说,每一份样本对应的实验室编号是唯一的,直接对应最终检测结果,相当于患者的“判决书”,绝不能弄混。

40分钟后,两人把全部样本整理记录完毕,资料通过局域网传到指挥车,汇总上报。随后,他们把存放病毒样本的离心管放进一个方形铁盒里——这叫“水浴锅”,60摄氏度恒温加热1小时,以灭活埃博拉病毒。“水浴”结束后,提取核酸工作才正式开始。

没多久,对讲机中发出来自指挥车的声音:“又新送来5份样本。”

姜涛说,因医院,医院距离远,所以样本送来也有早晚,有时一天要接七八批,而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只有24小时,不能拖到第二天。“队员们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以往,检测高致病性病毒有“三不”——“走不动”:只能在固定实验室里作业;“快不了”:检测一个样本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检不出”:检测试剂都是用国外产品,结果很难掌控。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P3实验室已经远渡重洋,使用的试剂也是中国制造,4种试剂平行检测保证绝不出现误判。

中国检测队自去年9月抵达弗里敦开展工作以来,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塞拉利昂卫生部组织的两次质量考核中,检测准确率均为100%。

笔者离开实验室时,华灯初上。实验室里的工作还在继续……(完)

2015 “一带一路”奏响新华章

新华社记者陈聪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沙漠丝路驼铃浅唱,海上丝路过洋牵星。

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2015,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稳步推进,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区域经济发展奏响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华章。

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去年秋,习近平强调,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

一年多来,“一带一路”战略频获世界点赞,沿线已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并愿同各自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争取实现早期收获成果。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我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2.3%和31.5%,重大项目提上日程,经济外交惠及世界。

务实合作,靠的是开放的资金源。无论是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丝路基金,还是已拥有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放包容是它们的特色,互惠互利是它们的目标。

务实合作,更源于沿线各国的愿景交织。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合作倡议的落实,“一带一路”必将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巨大的动力与活力。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斯里兰卡的“马欣达愿景”、印度的“杰出印度”战略也都与“一带一路”许多内容不谋而合。

务实合作,首要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规划中,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互联互通是其迫切之需。从电力、交通、建材,到通信、金融、旅游,“一带一路”串联起一盏盏发展的明灯,照亮区域深化合作的路径。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评论说,中国通过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中国的海陆伙伴体系,展现了中国带动全球格局和秩序发生深刻变革的信心。

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刊文指出,“一带一路”不仅将是2015年被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还将成为中国今后十年的深刻标志并使欧亚大陆发生改变。“一带一路”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标志,并构成欧亚国家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步入务实合作之年的“一带一路”,是力促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邀请函,是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火车票。它所展示的,远不仅仅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一个沿线国家好伙伴的信心与诚意。正如《赫芬顿邮报》所说,它有望把超过60%的世界人口引向前所未有的凝聚和繁荣。

2015年,“一带一路”且行且吟,必将奏响新的华彩乐章,咏唱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希望。(完)

----AD----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复发怎么办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msfq/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