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
『今日学习任务』
第三模块个性心理
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定义
(重点指数:2星,常考题型:选择题)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行为的动力特征(需求、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的特点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独特性:(人与人不一样)
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整合性:心理健康的指标。
(个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时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任务)
(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人格健全而不是人格分裂)
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个性心理对个人的作用(性格决定命运)
社会学:个性心理特征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是与人交往中形成的
口诀:学会独稳正(整)宫(功)
第一章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第一节需要
意志概念
(重点指数:2星,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例如,低血糖产生饥饿的需求;口渴产生喝水的需要)
需要的种类
(重点指数:1星,常考题型:选择题)
(一)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physiologicalneed)
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例如,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排泄、防寒避暑和配偶等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socialneed)
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例如,对劳动、交往、求知和娱乐等的需要。)
(二)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
(重点指数:4星,常考题型:全能型)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
(1)生理需要(最低级需要):吃穿的需要
(2)安全需要:对自身安全的需要,对稳定环境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爱人与被人爱的需要,从属于某个团体的需要
(4)尊重需要:获得一定地位,被人看得起的需要
(5)认知需要:求知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
(6)审美需要:对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需要(最高级需要):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很少,例如爱因斯坦
答简答题时:需要的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大;(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人会付出很大的力量)
一般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
(但是也有例外:抗日战争的战士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为了人类的解放奉献自己的生命)
匮乏需要/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客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zdjr/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