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最近,人们的心被各地爆出的幼儿园虐童案深深地刺痛了。街头巷尾,朋友圈里到处是关于虐童事件的愤怒和猜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这样的恶果?一位心理学博士妈妈,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观察,给出了她的思考:幼师这个职业的不健康状态需要得到根本的扭转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文丨郭禾米编辑丨黄晔
看了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的新闻,心里颇不平静。无论事件真相如何,人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又一次受到极大的挑战。
我的孩子曾经转过两所幼儿园,作为一位母亲,同时也作为一名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一方面心疼那些在幼儿园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孩子们,另一方面也心疼辛勤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幼儿园老师们。
妖魔化幼师群体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无益,也对家长和孩子无益。我们已经妖魔化了医疗行业,让医患关系剑拔弩张,我们绝不能让幼儿教育这样一个关乎国民幸福国家发展的行业步此后尘。
然而虐童案的频发,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幼教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系统问题到底在哪里?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什么?
幼师薪资过低
无论是极端的虐童案还是家长们择园时的普遍焦虑,都反映出一个问题:我国幼儿园师资的平均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我们对幼儿园老师的要求,既是保姆,又是教育家。然而幼儿园老师的普遍收入还不如保姆,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却又远超保姆。
一二线城市幼儿园老师的平均月薪是~元,配班老师比主班老师低,保育员老师则更低。此次出事的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老师们的月工资为元,而这是许多私立幼儿园的普遍薪资状况。对比北京市平均工资以及消费水平,这样的薪水支撑得了体面的生活吗?支撑得了幼教行业的整体发展吗?
幼师薪资的普遍低下直接导致了两大问题:(1)很难招到优秀人才;(2)教师流失率非常高。
我见过许多立志于幼教事业的优秀人才,在当了几年一线教师之后都选择了离开。不仅是受过专业教育的老师,连保育员的流失率都极高。中国幼儿园老师的每天工作时间通常在10个小时以上,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从经济收入的角度来说,这份工作性价比太低。
从目前新闻爆料的情况看,红黄蓝幼儿园涉事的几位老师没有获得幼师资格证,而这同样是许多私立幼儿园的现况。为什么没有资格证也可以入职?因为缺人。所以放宽对幼师资格证的要求,放宽对学历的要求。目前一二三线城市公办园对师资的要求至少是大专及以上,然而在某些私立园,入职门槛被降到中专或高中。
不光是因为缺人,还有减少人力成本支出的缘故。在外人看来,幼儿园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机构,然而实际的运营成本并不低。不仅是低价幼儿园,一些收费不菲的幼儿园,由于前期在硬件上的投入非常之大,为了控制运营成本,其中一些无良的幼儿园就降低入职门槛从而减少薪资支出。
我曾经考查过一所一年学费18万的“贵族”幼儿园,网络上的招聘信息显示,其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是“中专及以上学历”。虽然我不是唯学历论者,但是这样一所收费高昂的学校,入职门槛却这样低,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这样的教育乱象在发达国家中是极少见的。
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热播一时的日本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吗?男主角一直暗恋的对象里美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当时年少的我傻傻的认为,作为幼儿园老师的里美,学历收入一定比不上公司白领的莉香。后来才知道,剧中这样的人设是特意展现里美有很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因为日本人的理念是,幼儿园老师比小学老师重要,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重要,因此,越是低龄孩子的老师收入越高,越受尊重。
日本的学前教育也的确可圈可点。这几年有不少介绍日本幼儿园的文章与视频网络转载率很高,让公众了解到日本人在幼教领域的智慧。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例子。上海地区的幼教平均水平可谓全国翘楚,成绩的背后,是上海幼师学历要求全国最高,平均薪酬全国最高。
三川玲老师曾经在文章中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去对应老师的状态:
老师吃饱穿暖了吗?
老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吗?
老师得到了尊重了吗?
老师还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吗?
老师是理想主义者吗?
他还想做一些梦想中的教育吗?
马斯洛说,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了,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不能在收入上给予幼师坚实的保障,那么就很难要求他们有充足的动力去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如果幼教行业的整体薪资不能得到切实提高,那么中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就会面临极大的瓶颈。
一位美国老师曾经在课堂上给我们出过一道题,有一位校长想办成一所一流学校,请问以下哪些条件是必须的?A.师资;B.生源;C.金钱;D.时间;E.校园文化。
班上同学莫衷一是,后来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必要条件是金钱和时间。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然而金钱买不到的唯有时间。
我们现阶段能做的,至少是处理钱能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总是白癜风诱发因素白癜风怎样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sailua.com/csjji/2839.html